發表文章

馬克思主義懶人包:分工和世界體系理論

圖片
這期影片會介紹一下馬克思的分工理論,討論資本全球化對國際格局的影響,並淺談一下中美兩國在這種格局中的戰略選擇。 分工 分工就是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工作,提高專業化的程度。在馬克思看來,分工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,反過來也可以衡量一個民族生產力的水平。分工越精細,代表生產力越高。 在採集和狩獵為主的原始社會沒有分工,部落內的所有成員都需要共同製作工具和參與勞動。後來慢慢經歷了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,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,以及手工業等產業和商業的分工,稱為三次社會大分工,也稱為「產業間分工」。進入封建社會後,城市內發展出行業及專業的分工,出現了鐵匠、石匠、水手、畫師和醫生等不同行業,也稱為「產業內分工」。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,有了農業技術,才可能有專業的農民,當出現了一定數量的農民,才會反過來促進農業技術進一步發展。分工導致農民不知道如何打鐵,鐵匠也不清楚如何耕田,社會成員之間必須合作,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前提,也促進了貿易的發展。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,隨著機器生產,出現了單一產品在生產工序上的分工,也稱為「產品內分工」,工人專注在其中一個生產工序上,熟練度大幅提高、犯錯率大幅降低。 馬克思認為,提高生產力有兩種方法:一是量的變化,人口和生產規模的增加往往都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。二是質的變化,新的生產方式可以用更少的人力、資源和時間,生產出更多的商品。資本主義的明顯特徵,是運用科技提高生產力,實現了更精細的分工,由量變達到了質變。 勞動異化 分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、財富的增加和文明的進步。但一個事物如果能帶來好處,一定也會有一些代價,分工的一個代價是「勞動異化」。異化指的是主體變成了客體;勞動異化的意思是,人本來應該是勞動生產的主人,結果卻變成了機器的奴隸。 馬克思認為,勞動的意義在於「自我實現」,如果勞動者能夠在自己生產的物品中反映出自己存在的價值,工作就能成為快樂的源泉。但是在資本主義時代,無產階級將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之後,雖然會獲得工資,發展自己的職業技巧,卻也會同時喪失對產品的控制權。 在大規模實行流水線生產之後,勞動異化體現得尤其明顯。流水線分工帶有強迫性質,生產線上的工人幾乎不可能隨意選擇分工。工人只能負責一個工序上簡單的步驟,沒辦法知道一個產品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,有時候連產品的用途也不知道,工作單純為了領取工資,沒有辦法理解自己的工作可以怎樣貢獻社會,自然也沒有...

馬克思主義簡介:政治經濟學2 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

圖片
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由勞動價值論出發,推導出剩餘價值論,解釋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,分析週期性經濟危機的原因,再預言無產階級革命,建立社會主義政權,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。 上期影片介紹了生產過剩和週期性經濟危機。這次將話題再深入一些,介紹資本主義必須無休止擴張的原因: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。 勞動價值論 勞動價值論(Labor theory of value)是英國在工業革命(1759)之後,主流的經濟學共識。 勞動價值論認為,商品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:一、對消費者有用,或有需求,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都稱為使用價值;二、可以買賣,稱為交換價值,如果使用貨幣作為中介交換,就表現為價格;三、由勞動產生,也就是價值。勞動時間越長,價值就越高。 舉個例子,「小達」在水井裡喝了一口水,獲得了使用價值。他把水消毒、裝瓶和搬運,這些勞動使得瓶裝水有了價值。他再拿兩瓶水和「小德」換了一塊麵包,水就有了交換價值。 假設「小達」平均每天可以製作20瓶水;「小德」平均每天可以製作10個麵包,兩瓶水的價值便等於一個麵包。他們交換的時候,平均勞動時間就會相同。交換令兩人不用學習對方的技術,就可以有對方的勞動成果,達到一個幸福的均衡狀態。 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認為,供求和勞動價值這兩個因素決定了價格,然而商品的價格不斷波動,價格和價值總是不能達到均衡狀態。李嘉圖認為,供求關係決定短期價格,而價值決定長期價格。 勞動二重性 馬克思對李嘉圖的解釋並不滿意,他認為價格不能反映價值,不是勞動價值論出了問題,而是資本主義的固有問題。馬克思在李嘉圖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勞動二重性理論,將勞動價值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。 具體勞動(Concrete labour)創造特定的「使用價值」。如製作麵包或瓶裝水,都需要相關的技能和知識。 抽象勞動(Abstract labour)則創造「價值」。是撇開具體形式的體力和腦力勞動。工人和律師、醫生等專業人士的具體勞動有些複雜有些簡單,性質不同,無法比較,但他們都有耗費勞動時間這個共通點。 同時,馬克思在論述抽象勞動時認為,每個人的生產效率不同,工人把工作拖慢來做,產出的商品不會影響使用和交換的價值,自然也不會影響其價值。工人效率比別人高一倍,當然也不等於可以用半價購買。因此,商品的價值不是由「個別勞動時間」決定,而是平均化的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」所決定的。 定義了抽象勞動之後...

馬克思主義簡介:政治經濟學

圖片
在之前的影片中,我們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部分,建議您先看一下,現在我們將焦點轉到政治經濟學,討論一下馬克思為什麼認為資本主義一定會崩潰。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界定,原始部落、奴隸、封建和資本主義等社會,都先是一種生產方式,然後才是一種社會形態。總體而言,人類社會朝著生產力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。  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,矛盾關係的發展,推動了事物整體的發展。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,私有制和生產社會化是最主要的矛盾。私有制在一開始可以促進生產社會化,令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比之前任何一種社會形態的生產力都要高。但資本主義不斷發展,也會由量變到質變,私有制發展到一定階段,就會對生產社會化產生制約,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無法繼續運作。 一、什麼是私有制? 要理解這個觀點,首先需要介紹一下什麼是私有制。私有制指的不是個人財產的「私有」,而是對生產資料的「私有」,個人財產如果不用來投資生產資料,沒有辦法再產出新的價值。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,私有制的主體是資本家,資本家擁有土地、工廠、技術等生產資料,並且僱傭無產階級進行生產。與之相反的概念是公有制,也指生產資料的「公有」,而非個人財產的「公有」。 私有制衍生出的「自由貿易」同樣重要,指的是資本家可以不受干預,自由買賣生產資料以及商品,也可以叫做自由交換,或者自由競爭。 同樣道理,產品如果不進行交換,也無法產生價值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,自由交換永遠佔第一位,其他自由都處於次要位置。 因此,在資本主義社會,政府通常無法干預生產,只依賴市場的調節;政權通常由資產階級政黨掌握,並致力維護資本家的「自由貿易」,確保資產階級可以掌握生產資料,控制社會分配,令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向資產階級。 私有制是自由貿易的前提,自由貿易則為私有制提供財富,以上兩點注定了資本主義是一個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,不斷競爭,不斷擴張「無休止的運動」。 二、什麼是生產社會化? 然後,我們介紹一下生產社會化。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,生產變得越來越複雜,分散的小規模生產已經不能提高生產力,也不能帶來最大利潤,因此企業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,企業和企業之間的聯繫變得越來越緊密,令社會每一個人都參與到生產的過程當中,稱為生產社會化或者社會化大生產。這也是社會主義當中社會這一詞彙的由來。 在這種情況下,大量的生產工序需要不同的企業配合,大量的生產資料也需要不同的人共同使用。因此,生產的過程越來越依賴...

馬克思主義簡介:歷史唯物主義

圖片
普通話版 馬克思主義簡介:辯證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mu3aj0ItAIM 馬克思主義簡介:歷史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-GUVgjk1Fts 粵語版 馬克思主義簡介:辯證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9EU6949PEqc 馬克思主義簡介:歷史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kBb1SpovVX4 科學的意義某程度上在於發現規律,例如元素週期表,發現了元素之間的規律;而進化論,發現了生物進化的規律。規律不但可以解釋過去,也可以推演未來。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,總結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,稱為歷史唯物主義(Historical Materialism)。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: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,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,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發展規律。 第一、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。 馬克思認為,人類首先面對生存問題,需要衣食住行等必需品,然後才能從事科學、政治、藝術和宗教等活動。要獲得「生活必需品」就需要「生產」,在生產過程中,必然要使用工具、原料、技術、資本和能源等「生產資料」。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(productivity)由從事生產的人和「生產資料」結合起來,代表了生產效率。 狹義來說,「生產關係」(Relations of production)是人類在生產的過程當中,與其他人的關係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,資產階級擁有生產資料,無產階級沒有生產資料,只能付出自己的體力或腦力給資本家。廣義來説,生產關係除了生產,還可以放大到分配、交換和消費各個環節之中。 馬克思認為,按照辯證唯物主義中的對立統一規律和質量互變規律,生產力的增加決定了生產關係的變化。同時,生產關係可以反作用於生產力——先進的生產關係,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,落後的生產關係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。 以西方歷史為例,石器的生產力,產生了原始共產主義部落制的「生產關係」;金屬工具的出現,產生奴隸主和奴隸的「生產關係」;冶煉技術發展,促成封建領主和佃農的「生產關係」;蒸汽機等機器取代手工生產,產生了資本主義資本家和勞工的「生產關係」。生產關係每次的變革,都能夠帶來更加先進的生產力,對於生產資料的利用也更有效率。 按照否定之否定規律,資本主義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關係,對生產力的發展有推動作用。但資本主義會產生壟斷,存在週期性經濟危機,而資本家壓榨勞工導致階級鬥爭等因素不斷...

塔利班頻吹和風 承諾能兌現嗎?

圖片
Suhail Shaheen Twitter 圖片 塔利班重新在阿富汗執政後,頻吹和風,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在上周三(18日)的記者會上表示,會建立一個包容性政府,但隨後卻發生了開槍鎮壓事件。有論者認為,塔利班堅持原教旨主義,吹和風只是「緩兵之計」;亦有分析認為,塔利班的承諾強調「在伊斯蘭教原則範圍內」,所謂的包容只是語言偽術。 這些分析都有道理,但塔利班說了甚麼、有否良好的意願都不是重點,關鍵在於塔利班有沒有能力實現這些承諾。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執政,不管由短、中及長期的角度看,都存在不同的問題,不過只要塔利班能夠意識到這些問題,利用建國初期的威信認真加以處理,要提高其執政的認受性並非完全沒有機會。 首要整頓紀律 建立規範軍警制度 建立對國內全部武裝人員的管理能力,是塔利班中央政府在短期內要面對的問題。目前的塔利班政府,是由神學士、游擊隊員和前政府士兵所組成;公開資料顯示,游擊隊員的成分十分複雜,部分有土匪或軍閥的背景。目前來看,塔利班對前軍閥和前政府士兵的管控能力,恐怕力有未逮。 東部城市賈拉拉巴德上周三(18日)發生開槍鎮壓反塔利班示威事件,而開槍鎮壓的士兵沒有穿軍裝,雖然未能得知該名武裝人員的背景,但其行為與塔利班中央所採取的溫和態度有明顯分歧。故此,建立規範的軍警制度,整頓武裝人員紀律,成為塔利班首要解決的迫切問題。 保障糧食資源 實行開明政策基礎 國內經濟是塔利班政權要面對的中期問題。阿富汗是一個糧食和物資不能自給自足的國家,失業率超過40%,現時經濟嚴重依賴外來援助;一旦國內現糧食危機,不難預期將有各種反塔利班勢力冒起,屆時就會大增塔利班政權為了轉移矛盾而再次實行高壓統治、清算前政府人員的可能。 有媒體報道,截至今年6月,阿富汗銀行擁有約12.98億美元的黃金儲備,以及61.6億美元的投資。雖然不算太多,但如果是用以國家建設或購買糧食,可以支撑一段時間。不過,這些資產絕大多數不在阿富汗境內,而美國亦不會將這些資產「贈送」予塔利班,因此阿富汗是否能夠尋求到足夠資金復興農業,或另覓渠道獲得糧食等資源,是塔利班政權中期能否維持穩定,進而實行較開明政策的關鍵基礎。 釋放婦女生產力 靠攏中俄獲技術 長期而言,阿富汗落後的生產能力,決定了其政府形式和文化。由於阿富汗的工業化進程已被打亂,根據阿富汗中央統計局的估計,目前阿富汗農牧業佔GDP 25.77%,工業僅佔14....

馬克思主義簡介:辯證唯物主義

圖片
普通話版 馬克思主義簡介:辯證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mu3aj0ItAIM 馬克思主義簡介:歷史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-GUVgjk1Fts 粵語版 馬克思主義簡介:辯證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9EU6949PEqc 馬克思主義簡介:歷史唯物主義 https://youtu.be/kBb1SpovVX4 要在短時間介紹什麼是馬克思主義,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相關著作、無數術語和公式。同時,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一環套一環,涉及哲學、社會科學、政治經濟學,甚至是你可以想像到的各方各面。 幸好,馬克思主義有幾個基本概念,這些基本概念並不複雜。 要了解馬克思主義,可以先由哲學部分入手。「辯證法」(dialectics)和「唯物主義」(materialism)是馬克思主義最基礎的哲學觀點。 「唯物主義」認為,世界由物質構成,客觀物質是決定性因素。人類的意識來自大腦,先有物質組成的大腦,受到各種感官刺激,再由大腦的物質活動產生意識。意識不能脫離大腦這個物質基礎而單獨存在,稱為「物質決定意識」。 與「唯物主義」相對的是「唯心主義」,認為「意識決定物質」,「唯心主義」的例子包括宗教和萬物有靈論(animism)。 唯物主義聽起來沒什麼破綻,但難以解釋事物的變化,因此馬克思在「唯物主義」的基礎上結合了「辯證法」。 辯證法認為,任何已知的事物都處於運動狀態(matter in motion),而事物和事物之間存在聯繫(interconnected)。換句話說,不存在「不變」的事物,也沒有孤立的事物。唯物辯證法當中,有三條基本規律: 第一、對立統一規律(The law of the unity and conflict of opposites):認為運動中的事物之間形成對立、又相互統一的矛盾。對立指事物的反面。例如在力學上的「作用力」和「反作用力」,統一指正反兩面包含在同一系統中,當作用力消失,反作用力也不能存在。矛盾關係的發展,推動了事物的整體發展。 第二、質量互變規律(The law of the passage of quantitative changes into qualitative changes):建立在對立統一之上,指「數量」或「運動」的變化,會導致事物的性質發生變化,例如大家常說的「劑量決定毒...

【獨家專訪】楊銘輝律師:參與六四集會有何法律風險?

圖片
對於市民參與「六四」集會或遊行、叫喊「結束一黨專政」口號等行為是否違反《港區國安法》的話題,成為近日關注焦點。然而目前未有判例可資參考,特區政府的回應也未能釋除公眾疑問。故此,《香港輕新聞》專訪執業律師楊銘輝,由《港區國安法》條文本身解讀相關法律風險。 近月,多間國際傳媒關注參與六四集會或遊行,是否違反《港區國安法》。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回應指,違法與否由法庭裁定。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被媒體問及叫「結束一黨專政」口號是否違法時,指要取決與口號本身的內容、在甚麼場合叫喊、叫喊後的反應以及叫喊的動機等。 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,根據國安法,任何人如果組織、策劃或實施非法手段,破壞或推翻中國憲法下的基本制度,就屬顛覆國家政權罪。又指每個人要為個人行為負責,若是違法,尤其涉及港區國安法,會嚴肅處理。 警方早前就支聯會申請舉行六四遊行及燭光晚會發出《反對通知書》,5月29日,支聯會宣布取消今年的六四遊行及集會,並停止相關宣傳。但秘書蔡耀昌在5月初接受媒體專訪時曾則表示,支聯會無意修改其五大綱領中的「結束一黨專政」口號。 支聯會約200個會員團體和參與支聯會組織的活動的市民,究竟會面對多大法律風險?在未有判例可資參考的情況下,只看法例條文,究竟何種行為會違反《港區國安法》? 編輯部專訪了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(University of Glasgow)國際法碩士、香港執業律師楊銘輝,從法律條文本身做出解讀。以下是楊銘輝律師的專訪內容: 記者:可否介紹一下目前《港區國安法》對集會方面的規定?在什麼情況下有可能違反《港區國安法》? 楊銘輝:《港區國安法》是2020年6月30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》,列入《基本法》附件三所列的在港施行的一部全國性法律,是中央針對香港在2019年因逃犯條例修訂而發生的一連串、持續的社會動盪,旨在恢復社會秩序而制定的法律。 《港區國安法》列明四種罪行,即分裂國家、顛覆國家政權、恐怖活動以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。但法律並無改變基本法第27條訂明的香港市民所享有的言論、新聞、出版、結社、集會以及遊行示威的自由。因此,一般合法的遊行集會,合理的表達訴求,不因《港區國安法》的落實而受到影響。 記者:《港區國安法》屬於大陸法還是普通法?是否一定先要有判例?是否一定由國安法庭審理? 楊銘輝:《港區...

【獨家專訪】美國USCC首次就《逃犯條例》開腔 將香港捲入貿易戰?專訪國際關係學者馮智政

圖片
【香港輕新聞】美國「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」(USCC)7日發表報告表示,目前香港《逃犯條例》修訂草案不單會擴大北京在香港的政治影響,亦會削弱及損害香港作為美國與國際企業安全營商地點的聲譽等,對美國構成極大的風險。《香港輕新聞》就USCC首次針對《逃犯條例》修訂發表報告,訪問國際關係學者馮智政,解構報告所反映的涵義。 美國 「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」(The US-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,USCC) 5月7日就香港《逃犯條例》修訂草案首次發表報告,該報告以「議題簡報」(Issue Brief)的形式發表,共長八頁。該報告表示,《逃犯條例》修訂會擴大北京在港的政治影響力,亦對美國構成極大的風險。 該報告更直接指出,如果《逃犯條例》修訂獲通過,或會違反在1992年通過的美國 《香港政策法》 (另俗稱﹕《香港關係法》 U.S.-Hong Kong Policy Act of 1992 )當中的多項關鍵條款,包括當中的美國與香港兩地之間的引渡條約,以及「鼓勵」美國企業繼續在香港經營的政策;並稱《逃犯條例》修訂,將會削弱及損害香港作為美國與國際企業安全營商地點的聲譽,並有可能增加美國公民與靠岸海軍在香港的風險。 《香港輕新聞》就USCC首次針對《逃犯條例》修訂發表報告,訪問國際關係學者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。馮智政認為,USCC的報告是美國極為高調的政治表態;報告指出《逃犯條例》修訂或會違反《香港政策法》,過往美國對於《香港政策法》的檢討,是在英國審視香港「一國兩制」實行情況的《香港半年報告書》基礎上作出修訂,而美國發表這份報告似乎是打破慣例,用意將香港「一國兩制」原本單純為中英之間的問題,轉移成「中美問題」。 記者﹕發表該報告的機構背景為何?在美國是否具有實際的影響力?這個是否屬於高調的表態?與過往的做法有甚麼不同? 馮智政﹕是次發表報告的「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」(The US-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,USCC),為美國一個較高規格的委員會。USCC是美國國會常設機構,於2000年10月通過由國會授權設立,隸屬於國務院,負責監督和調查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國家安全和貿易問題。 由於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的政治體系,有國會、各級別行政...

谷歌拼音輸入法最新版本備份

圖片
谷歌拼音輸入法在2018年6月宣布不再提供下載鏈接,這對於不少喜歡用拼音輸入法的人來說是一個噩耗。 這裡提供一個備份,版本是2.7.25.128,即官方的最後一個版本,(至於坊間說的什麼2018版本完全是胡說八道,因為根本就停止更新了,不會有什麼什麼2018版) 本人沒有對文件做任何的修改,可以正常在win10安裝使用(可以輸入繁體),除了不能自動更新字庫外沒有問題,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 下載 。

香港政府推動電子支付的困境和機遇

圖片
內地電子支付工具因為一輪又一輪的宣傳攻勢,在香港造成不少話題,過去不太流行的支付寶,甚至在蘋果手機的App Store變成下載量第一的軟件。電子支付貌似勢不可擋,但事實是否如此理想? 其實,今年初,香港發生了一個不太受公眾關注,卻可能十分重要的事。1月10日,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在立法會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,金管局正與業界合作,構建一個快速支付系統,全面連接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。這是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向社會發出信號——政府會促進電子支付的發展。 劉怡翔表示,即將建立的快速支付系統可以提供跨銀行即時轉帳、扣帳服務,以及商戶、客戶之間的支付服務和個人對個人的轉帳服務。為了促進儲值支付工具市場的發展,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數個政府部門,正研究以先導方式讓市民以電子錢包繳交政府帳單。 同時,金管局也會訂立二維碼標準,使商戶能夠利用同一個二維碼,接受客戶透過不同儲值支付工具進行支付。9月份會公佈細節。 香港現有的電子支付系統 目前,香港的電子支付受到《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》監管,共有13間註冊機構,其中較為知名的包括內地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支付;國際的PayPal;香港本地八達通的o! ePay、香港電訊的Tap&Go和TNG等。表面上林林總總,但除了八達通以外,普及率都不算太高。 在1997年,香港已經有主要用作支付車資的八達通。比1999年的上海公共交通卡;2001年的新加坡易通卡和2002年的台灣悠遊卡都早。如今,八達通已經將勢力擴張到各行各業,連鎖經營的商店基本上都接受使用八達通。 八達通依托地鐵而生,其中一個普及的原因是獨占香港的交通工具支付,學生希望申請地鐵乘車優惠,必須申請個人版的八達通,多年下來足令八達通人手一張。據八達通網站的介紹,目前相關市面流通的八達通卡已超過3,300萬張,遠超過香港常住人口,有99%的市民擁有八達通。 劉怡翔將電子支付分為商戶、客戶之間的支付服務和個人對個人的轉帳服務,即Business to Consumer(B2C)和Consumer to Consumer(C2C)。在B2C部份,藉著傳統及非接觸式信用卡、八達通、易辦事等方式的電子支付約佔港私人消費支出總額約六成,二維碼支付則是剛起步階段。 對電子支付的正反意見 對此,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批評政府「後知後覺」,認為以往本港八達通支付系統領先全球各地...

【獨家專訪】兒科醫生李家仁 釐清過度活躍症流言

圖片
【香港輕新聞】早前香港發生倫常慘案,一位52歲外婆疑因照顧6歲患過度活躍症(AD/HD)的孫兒心力交瘁,「不想孫兒辛苦」將其勒死。香港輕新聞發現,除了世界衛生組織、香港醫院管理局等官方資訊外,坊間對過度活躍症也有不少討論和偏方,為了解其可信程度,專訪了李家仁醫生。 過度活躍症有多普遍? 李家仁醫生表示,世界範圍有記錄的兒童過度活躍症發病率約為3-7%;香港過往的調查顯示,本港6至16歲兒童的發病率相若,其中男童比女童發病率更高,比例約為5:1,估計在香港兒童及青少年中有4萬人是患者。 頑皮和過度活躍症怎麼分辨? 李家仁醫生形容,過度活躍症的不像其他症狀,「譬如發燒,燒到多少度就是多少度」,過度活躍症通常都是從兒童的一些表現進行判斷,其中美國精神醫學學會(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)的病徵界定就是症狀持續半年以上,以及病徵在兩個或以上環境出現:「兒童通常在較陌生的環境下通常會感覺拘束,相反若有兒童並未因環境陌生緊張感到局促,而是繼續表現得過度活潑:例如一些兒童一回到幼稚園學校就不停『拆嘢』,那都有可能是(過度活躍症)表現。有些人會認為是過度活躍症,有些人則認為不是,所以初步判斷過度活躍症患者現在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」。 過度活躍不是病?只是人格特質? 網上有看法認為,過度活躍症是一種人格特質,一些名人也具有明顯過度活躍症傾向,遂認為過度活躍症不屬於疾病,甚至不應該被矯正。 李家仁回應稱:過度活躍症與腦部發展有關,由大腦前額葉(Frontal lobe)功能失調(一般為血流量低),或者多巴胺功能不足及腎上腺素活性不夠造成,和一般頑皮有本質分別。 按醫生實際接診的觀察,家屬及其身邊人撫養有過度活躍症症狀的兒童是件十分艱難的事,其中辛苦非外人可想像。因此李家仁認為,消極對待過度活躍症的看法並不實際。 李家仁醫生認為,不吃糖類及味精等添加劑以防止兒童過度活躍的說法沒有根據。(香港輕新聞記者Kim) 過度活躍症會遺傳? 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,如果父母任意一方患過度活躍症,其子女患病機率為57%。而兄弟姐妹任意患有過度活躍症,也可能有32%機會。李醫生認同相關數據,但指要注意對家庭的意義:「即使低到只有1%的發病率,如果真的病發也無可奈何」,尤其是「無理由告訴已經確診的家長『因...

反疫苗是一門大生意?神秘自然療法是什麼?

圖片
藝人謝安琪在一段五分鐘的錄音裡面表示,不認同用疫苗做對抗疾病的方法(4:35),指責接種疫苗的人是產生突變「勁菌」的源頭(3:05)。還有諸如疫苗含水銀和沒有安全檢測等等指控。( 錄音全文及醫學界反駁 ) 此番言論引起各界討論,有人為之辯護,指私人言論外界不應過多批評;也有人認為體現了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等等。相比之下,令筆者最感興趣的是,這樣離奇的想法究竟來自何處? 翻看謝安琪2月8日在FB的回應,透露了一個關鍵字「自然療法」。在google打一下「自然療法」和「疫苗」這倆個關鍵字,不難找到香港《晴報》一篇題為《 疫苗有陰謀? 》的文章,作者是美國自然醫療學會(1999)核准執業醫師(非醫生)梁某。文章指: 「一位謝小姐馬上和我說她就是在三年前接種了這種疫苗,導致左邊身體痛了三年,經常麻痹,屢醫不癒。我告訴她是疫苗侵害了她左邊血管組織,令她如斯受苦,所以我會用我的方法解去她體內的疫苗毒素,幫她復元。」 不知道這位謝小姐是否和那位謝小姐有關,也不清楚疫苗內有何種毒素。但謝安琪的主要說法和論據,都在梁某的文章內可以找到,諸如: 「其實硫汞撒並非唯一罪魁禍首,因為所有藥廠都會加上各種危害健康的防腐劑。」 「有些活體或不安全的也可變成病毒,甚至引致自體免疫細胞互相殘殺,永遠潛伏在體內威脅人類的健康。」 「最重要是接種了疫苗一樣會染病!」 梁某本人,在成為醫師之前,是一名藝人經理人,和演藝界關係良好,也本港不少傳媒名人關係良好,他由2002年開始在《經濟日報》撰寫「醫學」專欄,並集結成《令你震驚的健康真相》,據稱已經再版20多次,更在另外一篇文章自稱「成為香港史上最暢銷的醫藥健康類書籍」。謝安琪是否受到影響不得而知,但邏輯卻一脈相承。類似的觀點也早已堂而皇之的見諸報端(梁某文章已經不算最誇張),只是因為謝安琪的知名度才引起軒然大波,或者反映主流醫學對反疫苗思潮過於掉以輕心。 其實,自然療法並非首次攻擊接種疫苗,不少自然療法信徒深信藥廠為了賺錢才推銷疫苗。梁某的文章也不例外,在《疫苗有陰謀?》一文當中,也強調「市值萬億藥廠的總裁便可每年拿數千萬美元花紅」。不過諷刺的是,梁某本人卻也創立正本會和正本堂,前者是診所,後者銷售各種保健產品。 據《蘋果日報》2016年7月8日的報導,梁某的正本會「手上有不少富豪級大客,撈到風生水起!」翻查正本堂...

檢討奶粉限購令 未到時機

圖片
2017年11月24日,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,自12月1日起減低187種消費品的進口關稅,其中香港媒體最關注的,莫過於四種嬰兒配方奶粉完全免稅。適逢香港正在檢討奶粉限購令(限奶令),有媒體認為內地零關稅能減輕香港水貨壓力,主張為了維護自由港的地位,應該撤銷限奶令;也有媒體擔心撤銷限奶令,香港嬰兒將會再度面對奶粉荒。 自從2013年3月1日香港實施限奶令,至今接近五年。目前,除非獲得工業貿易署的出口許可證,否則個人禁止從香港帶1.8公斤(兩罐)以上的嬰幼兒食用奶粉或豆奶粉離境,最高可判兩年徒刑。 特首林鄭月娥在2017年10月份的《施政報告》表示會檢討「限奶令」,並研究如何保障本地配方奶粉穩定供應的長遠措施。其後,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在10月17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,限奶令不是長期措施,加上海關檢控以及奶粉短缺數字穩定,故有需要檢討。此言一出,自然引起輿論嘩然。 所謂「奶粉短缺數字」和「海關檢控數字」,根據食物及衛生局前局長高永文提交給立法會的報告,從2014年到2016年,香港嬰兒奶粉的總入口量分別為5,600萬公斤、5,400萬公斤及5,900萬公斤;留港內銷的奶粉總量分別為4,700萬公斤、4,200萬公斤及4,200萬公斤,兩者基本持平,顯示供應充足,為撤銷限奶令創造了條件。 但是香港在實施限奶令後,截至2017年10月,各邊境管制站已經查獲約20,620宗違規個案,當中19,522人次被法庭定罪,罰金最低為200元,最高為15萬元,被判監刑期最高為180天。反映香港奶粉供應充足,和海關執法嚴厲不無關係。 翻查近期媒體評論,可以發現,支持開放限奶令的媒體,關注焦點多數是「奶粉短缺數字」,如一貫支持自由主義經濟學的 《蘋果日報》 就以此為據,批評前特首「借市場的一時失衡,譁眾取寵、背叛自由港道統,禁制嬰兒奶粉出口,而貽笑天下。」反對撤銷限奶令的 媒體 ,其關注的焦點自然是「海關檢控數字」。 零關稅奶粉屬特別配方 根據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的通知》,零關稅的四種奶粉是「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、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、氨基酸配方、無乳糖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」。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張德榮 接受訪問 時指,這四種奶粉是腸胃敏感嬰幼兒的特別配方奶粉,不是一般普通配方奶粉,佔藥房銷售不足百分之一,估計對本地藥房生意影響...

港人首置上車盤其實是個好政策

圖片
新政策出台,不免會引起爭議。兼聽則明應是討論審議香港發展項目的良方。 10月11日,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布的首份《施政報告》中,最為傳媒關注的是「港人首置上車盤」。這個旨在幫助較高收入人群的政策概念自出現在林鄭月娥的《競選政綱》之後,爭議就未曾間斷。 《施政報告》公佈,將於明年底選觀塘的兩公頃住宅用地興建約1,000個單位作為先導計劃。不少細節要明年中才能公佈,其中包括售價、轉讓年期、轉售補貼處理,還有最重要的,即是否設收入下限等。 正視負面評價 《施政報告》表示,這個政策是「讓較高收入的家庭在私樓樓價持續上升下能重燃置業希望」,會透過地契條款,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,在興建私人房屋的同時,預留一定數目的「首置」單位。申請者需要居港滿7年、從未在香港置業。單身人士收入上限是每月不超過3.4萬元(港幣,下同),二人或以上家庭則不超過6.8萬元。 由於政府尚未公佈完整的信息,也導致了一些混亂。 9月份,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曾表示,單位或只能售回給政府,當局再按市況轉售予合資格申請者:「因此申請者需考慮日後轉售時,將不能享有樓價上升的好處。」旋即被中產人士譏諷為供「死會」,即申請人雖然享有折扣,但是依然需要銀行供款,不過這種供款卻不會升值,只會隨著通脹貶值。是否真的只能由政府回購,《施政報告》中沒有明確提出,但也沒有明確否認。 香港由政府資助的房屋大致有兩類,一類是給無力置業人士租住的公屋,一類是有政府補助,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的居屋。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入息上限,比居屋的個人入息限額2.74萬元、家庭入息限額5.47萬元,分別高了6600元及1.33萬元。 根據政府統計處《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簡報》,香港個人收入中位數是1.55萬,而家庭月收入超過6萬的,隻大概佔16.5%。港人首置上車盤受惠的階層,肯定在香港頭兩成的精英之內。多份媒體都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,大概有5.5萬人屬首置盤入息範圍內(換句話說可能有下限),不過該數字未扣除已置業人士,相信數字只會更低。資助有能力置業的人置業,受惠的又非社會大多數。因此,輿論對這個政策有不少負評。 例如,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,質疑「首置上車盤」的入息上限不合理:「如果夫妻倆月入六萬多元,租樓買樓都綽綽有餘,亦可通過壓力測試。」她認為香港超過八成青年月入少於2.5萬元,如沒有父...

《基本法》107條是什麼? 任志剛為何高調呼籲重新解讀?

圖片
8月3日,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發表了一篇名為《 香港公共財政管理 》的網誌,批評過去十年,對《基本法》107條理解錯誤,不能有效「投資未來」,為經濟注入新動力,又指「政府一直採取『守財奴』政策,導致大量盈餘出現,拖著經濟後腿,可說是穩健有餘,進取不足,亦不合時宜。」 《基本法》107條規定: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,力求收支平衡,避免赤字,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。」可謂香港公共理財方面最重要的條文。任志剛曾在1993至2009年擔任央行性質的金融管理局總裁,有「經濟沙皇」之稱,「守財奴」一詞出現在他的文章當中,又涉及對《基本法》的理解,份量非同小可,需要仔細討論。 過去十年,剛好由曾俊華就任財政司司長,由於行政長官選舉期間,曾俊華是林鄭月娥最主要的對手,而任志剛支持林鄭月娥,有輿論以黨爭的角度解讀。不過,作為金融管理局前總裁,任志剛過去寫的文章從未「無的放矢」。加上當時在新加坡訪問的特首林鄭月娥也專門回應,指任志剛的看法與她的理財新哲學「異曲同工」。故此,香港媒體估計,任志剛的言論並非打算「藉機批評前朝」,而是為了十月份發表的《施政報告》設下輿論鋪墊,提前對財經政策「試水溫」。 任總的四點解讀 任志剛對《基本法》107條的理解提出了四點解讀: 條文並沒有規定每年都需要平衡預算,應該理解為「在一個經濟周期中達至收支平衡」; 《基本法》指的是財政預算而非實況,因此是否符合《基本法》也應該由預算而不是從實況去評論; 107條屬概念性質而不是具體規定,「遵守『原則』不等於墨守成規;『力求』不排除力有不逮;『避免』亦不代表不能發生。」 任志剛認為,財政預算是「量」,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是「速」。《基本法》要求「量」與「速」計算的指標「相適應」,基於兩者之間有互動關係,但「相適應」非「同步」,否則《基本法》的表述應該為「政府的支出應限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一個固定比例,例如20%」。 任志剛的結論是: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慢,便需要增加政府開支、減稅和作出赤字預算;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快,便可以用相反的財政政策。」也即逆週期。 至於逆週期和「應對低於正常增長的結構性問題」的措施,任志剛認為可以優先考慮具有「較高乘數效應」及「提升生產力」作用的項目,同時也可以優先考慮那些對經常性開支影響較低的項目。 令人疑惑的是...

致新特首:未來五年香港需兼顧內外

圖片
梁振英特首任內主張「內交」,和內地城市建立關係。今年3月5日,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上,提到了要「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,具體怎麼落實還有待具體措施,但已經可以視為中央的定調。區域融合不僅是經濟問題,也是政治問題,更涉及到香港未來方向。不過事實上,要扮演好香港的角色,不僅要緊貼內地,更應該放眼國際。 區域融合在回歸後的演變 回歸後,區域融合出現了廣度和深度的變化。1998年3月30日,由時任廣東省常委、副省長王岐山牽頭成立的粵港聯席會議首次召開,港方組長是時任政務司長陳方安生,會議由廣東省與香港特區政府高層人員組成。據媒體透露,該會議一度流於形式,港方官員擔心粵港走的太近,會令香港喪失自治和獨特性,甚至變成內地普通城市。 變化出現在2003年,當時非典(SARS)襲港,導致百業蕭條。2003年6月29日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(CEPA)正式簽署,這個措施一般被解讀為中央對港的救助措施,其中在同年7月28日開始港澳個人遊(自由行)為當時的香港注入了經濟活力,內地遊客呈倍數上升,改善了香港的失業率。實際上,CEPA旨在減少市場壁壘及政府管制,也為內地金融業提高了競爭能力,屬於互利共贏。CEPA不僅遵循一國兩制,也需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,因為規定清晰具體,加上幾乎每年都有補充協議,因此至今依然是內地和香港最重要的一份經貿協議。 區域融合出現在同年11月,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提出「泛珠三角經濟區」(即9+2),包括香港、澳門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省等11個行政區,合作在CEPA框架內實行,每年舉行發展論壇。到了2009年1月,發改委公佈《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》,由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,並由總理溫家寶批准,第一次將粵港合作明確為國家政策。和9+2不同,範圍收窄到港澳和廣東省內的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江門、東莞、中山、惠州及肇慶,也稱「新9+2」,與「大灣區」範圍相同。計劃到2020年,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。 在《規劃綱要》之下,旨在加速粵港人員往來的基礎建設開始興建,港珠澳大橋、廣深港高速鐵路和河套區發展逐漸成形,「一小時生活圈」概念被熱炒。其指導思想列明「為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」。2010年4月在《規劃綱要》之下簽署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》,其中十分進取的措施,包括允許香港保險業機構在...

再議積極不干預政策——林鄭月娥是干預主義者嗎?

圖片
「積極不干預」(Positive Non-Interventionism)這個差不多五十多年前的經濟政策,至今依然頻繁出現在香港的主流媒體上,每一任特首都會對此做出回應,或修訂,或事實上遵循,或認為其過時而否定。林鄭月娥七月一日正式上任,也不例外要直面這一政策。 林鄭月娥曾任香港「二把手」的政務司長,因希望延續梁振英的施政理念而參選,經濟政綱是「政府新角色」和「理財新哲學」,已有聲音質疑她背離積極不干預。甚至有海外媒體擔憂,香港會走向大政府高稅負的福利社會。是耶非耶?恐怕不梳理一下歷史和邏輯,難以說得清楚。 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的經濟政策,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時期,分別是二戰後的「自由放任」(Laissezfaire),和六七暴動後實行的積極不干預。 自由放任和福利不直接掛鉤 在五六十年代,香港由轉口港變成輕工業基地。1961年的財政司長歧樂嘉(Arthur Clarke)在最後一任的財政預算案上表示:「我的繼任者將會犯我一直在犯的錯誤。他會低估收入,因為就像我和很多人那樣,他無法理解為何能在許多不足下,既新且成功的工業可以於一夜之間從無到有,為何前所未見的行業會突然出現。」 對殖民地官員來說,變化比計劃快,政府確實無法比市場更英明。在1961至1971年繼任財政司長的郭伯偉(John Cowperthwaite),延續了自由放任政策,他表示:「我們是一個經濟極度開放的地區,『無形之手』是我們經濟的最佳指引者。」這可不是個人見解,因為同時期的港督戴麟趾(David Trench)做了幾乎相同闡述:「政府不主動干預任何企業的發展,而讓市場這只『無形之手』去決定他們的命運。」 在郭伯偉時代,貧窮家庭的比例由50%下降到了15%,實質工資也上升了50%。使得港英充滿自信,在一份1965年的政府白皮書當中說:「無論任何社會,其經濟福祉都端賴於社會中每名居民盡力為充實其資源而貢獻,而非從中取用消耗。」 雖然如此,當時港英已經開始著手改善福利,在1963年興建的公營瑪麗醫院,成為當時英聯邦最大的醫院;小學免費教育在1971年戴麟趾和郭伯偉卸任同年得以落實。這顯示,即便最遵循自由主義的時代,福利也和自由放任不直接掛鉤,不干預的主要對象是行業和企業。 四種情況港英會進行干預 而在1967年5月,香港發生了被史學界普遍視為分水嶺的「六七暴...

【獨家專訪】《香港政策法》是什麼?究竟重要嗎?訪國際關係學者馮智政

圖片
國際關係學者: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。 【香港輕新聞】早前有美國國會議員呼籲重訂《美國-香港政策法》(United States–Hong Kong Policy Act),即坊間俗稱的《香港關係法》。這是一部聲明美國在對外政策上,會把香港特區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區別對待;也會在出口管制、關稅、航運交通、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,給予香港區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優待的法案。 《香港政策法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主流媒體提及,但是這部法案的性質究竟是什麼?影響有多大?一旦被取消,香港有沒有機制應對?諸如此類的問題,往往在媒體上僅有只言片語。為了搞清楚《香港政策法》,香港輕新聞訪問了國際關係學者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。 馮智政認為, 《香港政策法》 代表了一國兩制的國際因素,是美國政府承認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書,一旦駐港的美國領事館人員認為香港已經喪失自治,會導美國國會從新審定和香港有關的法律條文及其持殊地位,因此雖然《香港政策法》只是一個原則性文件,並不是美國和香港相關法律文件的上級,卻依然能夠釋放一些意識形態上的「危險信號」。以下是經作者審閱的採訪全文: ■記者:通常被稱之為「法」的文件都有固定格式,為何《香港政策法》的內文並不像一份正式的「法案」?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? 馮智政:《香港政策法》實際上是一原則性文件,隱含了增加開支、政治及行政程序的「預算計劃」,根據行政程序,發布這份文件後會召開聽證會(hearings),隨後美國駐香港領事館也會增派人手進行調查撰寫報告,而這一切都需要原則性文件支持。 換言之《香港政策法》不是真正的聯邦法案,它雖然被稱為「Acts」,直譯「法案」,但它並非人們傳統認知上的「法案」。 事實上,《香港政策法》屬於美國政府列出的一份「承諾」(commitment),證明自己承認香港在經貿等方面的「特殊地位」;而美國政府經常會推出類似的「Acts」,它們的性質其實更像「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」(編者註:諒解備忘錄,MOU)。 ■記者:《香港政策法》的報告由誰撰寫?應遞交誰來審閱?報告通過與否會分別產生什麼後果? 馮智政:資料蒐集與報告撰寫是由美國駐港領事館的人員執筆,報告完成後遞交對象分兩種情況: 第一種是交給美國外交部門,因為報告內容涉及外交工作範疇,經東...

三分鐘懶人包 政改還有多大空間?

圖片
是否重啟政改,是外界關注3名特首候選人政綱的重點,人大「831決定」又變成新聞話題,究竟831是什麼?政改還有多大空間?香港輕新聞為你一一解答。 「831決定」是2014年8月31日,人大對2017年及之後,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規定。提名方面,「831決定」有三個要求: 首先、1200人提名委員會沿用特首選委會產生辦法; 其次、提名票由150人上升到過半數,即601票; 第三、候選人數目限制在2~3人,不能只有一位。 候選人在過三關之後,由全港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,再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。 要同時滿足「2至3名候選人」和「過半支持」,1200票就不夠分。因此,由林鄭月娥牽頭的政改三人組,在2015年4月22日公佈港府方案,將提名程序分拆成「推薦」和「提名」兩個階段。 「推薦」部分 ,提名委員會一人一票推薦參選人,每名參選人確認提名資格的底線為120票,上限為240票。換句話說,1200票最少可以產生5個,最多產生10個參選人; 「提名」部分 ,提名委員會委員最少投給兩個參選人,最多可每名參選人各投一票,獲得最高票、且過半數的二至三名參選人成為正式候選人。 《基本法》45條規定,「提名委員會」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,但目前選舉委員會選舉的選民人數,只佔全港選民的7%,而且各界別所擁票數,並非以從業人數決定,非建制派很難獲得半數支持。 政府宣傳口號是「袋住先」,意思是就算未盡如人意,日後也可以逐步完善。而泛民就認為代住先會「袋一世」,如果接受政府的選舉方案,政府已經完成《基本法》內的普選要求,日後未必再有機會完善。 最後,立法會投票時,建制派不夠2/3多數票,拉大隊離場,政改因此拉倒。本次選舉沿用上次選舉的方案。 本次選委會選舉,非建制派獲得325席,卻選擇用來支持建制派的候選人,已經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維度,用間接方式發揮政治影響力。新一輪政改會如何進行?還考驗政府和民間的智慧。 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7-03-23,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9399

誰掌握公務員才是大問題

圖片
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分屬政務系統和財經系統官員 特首選舉論壇昨天結束,除了一些相互批評的鬥嘴外,特區政府將怎麼改組,權力將如何分配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。 林鄭月娥是前政務司長,曾俊華則是前財政司長,不僅是特區最高層的官員,也代表特區政府兩批不同的公務員力量。林鄭月娥提出下一屆財金官員「大換血」,曾俊華即時表示擔憂,指此舉會影響香港長遠金融政策落實,更罕有放低姿態,要求林鄭月娥「三思」。 事實上,曾俊華如果上台,也會對政務司長的權力做不亞於「大換血」的改組。其一是曾俊華會將整個房屋體系納入財政司長領導之下;其二是將公務員事務局改由財政司長領導。 目前「運輸及房屋局」由政務司長領導,「發展局」由財政司長領導, 曾俊華政綱 則建議:把規劃、土地及房屋政策納入同一政策局,並納入財政司領導之下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將整個房屋系統,由現在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分權的狀態,變成財政司長獨大。 同時,目前執掌公務員「生殺大權」的「公務員事務局」由政務司長領導,這一傳統延續自港英布政司,因此政務司長也被視為「公務員之首」。曾俊華政綱則建議「公務員事務局」改為由財政司長領導,客觀上也奪了政務司長的權。 前公務員事務局王永平,曾在專欄以《 曾俊華的管治政綱針對林鄭? 》為題,指:「不過,公務員事務局長向財政司長負責是否較好,值得討論。」可惜當時並未得到廣泛關注。 按照曾俊華的政綱,財政司長的權力無疑將會大大增強,刺激到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神經,也屬無可避免。 曾俊華政綱截圖 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7年3月20日,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92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