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2的文章

中國發展路徑走對了嗎?

圖片
勞動力大規模由農村轉移到城市,屬於起飛階段結束時的特徵,中國起飛階段結束的標誌性年份可定於二〇〇七年。 (新華社圖片) 近年來,中國各種社會問題叢生,不少論者因而質疑中國走了歪路。筆者認為,要討論發展模式問題,可由發展路徑和所需時間兩個方面進行研究。對比西方國家一般發展模式,中國模式路徑可謂基本一致。而目前,中國正處於向成熟推進階段初期,西方在類似的時期也曾出現過類似問題。 1960 年,發展經濟學先驅羅斯托(Walt Whitman Rostow)將經濟現代化分為六個階段,至今仍是不容忽視的經典理論。 第一階段是傳統社會(Traditional society),指沒有近代科學技術的社會。[1] 第二為起飛創造前提條件階段(Preconditionsfor take-off),近代科學技術開始發揮作用,社會逐漸認為經濟進步是必要的,義務教育開始普及,出現願意承擔風險的企業家和商業擴張,並出現近代的製造業。[2] 第三為起飛階段(Take-off),是工業革命發生後的自動成長期,農民人數下降;生產性投資率提高;多種重要製造業部門發展起來。政治、社會和制度結構發生變化,使經濟成長不斷向前推進。[3] 主義不影響發展路徑 而第四是向成熟推進階段(Drive to maturity),投資率將維持在10%至20% 之間,社會能够吸收並有效應用新型技術,勞動力的結構、技術和實質工資都已經改變,社會調整價值觀念和制度以便適應新的經濟環境。 第五是高額群眾消費階段(Age of Highmass consumption),工業高度發達,經濟主導部門轉向生產耐用消費品,高額耐用品普及化,技術工人和城市人口比重比前階段有相當程度的提高,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資源也逐漸增大。 而第六階段則在1971 年提出,為追求生活質量階段,主導部門是服務業與環境改造事業。[4] 羅斯托曾擔任美國肯尼迪和詹森政府的重要謀士,政治立場頗為反共,但這不影響他的觀察。在研究蘇聯經濟發展之後,他認為除了意識形態導致的某些差別外,美國和蘇聯的「總體輪廓」是相似的[5],也就是說,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路徑沒有本質性差異。而中國在1952年進入了第三起飛階段。[6] 羅斯托的理論基於對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