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08的文章

「左翼論壇」的半搞笑壇主

圖片
在香港政治生態下,即使是知識分子,往往亦難逃被歸邊的命運。被標籤為來自愛國陣營的青年知識分子,一直較少在「星期日生活」出現,其實他們和這裏曾介紹的其他朋友一樣,也在尋找個體見解和集體理念之間的位置。吳秋北和李若浮都是箇中例子﹕前者被工聯會寄予厚望,後者努力擔任獨立愛國思考者角色。他們都和套版形象大有距離,都希望突破二元對立的醬缸,都在示範如何在標籤下拓展獨立空間。 問:沈旭暉 / 訪問助理:甘文鋒@Roundtable 答:李若浮(傳媒工作者,《左翼論壇》網站發起人,於浸會大學修讀社會科學碩士,自言「曾被誤會是熱血青年」) 首次接觸李若浮的名字,是因為博士論文。當年筆者研究中國民族主義對美國的回應,曾遇到一份中國學者聯署反對伊拉克戰爭的簽名信,署名506人,牽頭的是新左派巨頭王紹光、文壇領袖北島等。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對此大幅報道,以證明中國反美。在聯署部分,發現了一個叫李若浮的香港人,那時以為是錯漏了一個香港新左派領袖。原來,他那時只是中學生,卻已通過網上論壇和內地左翼知識分子「串連」,也曾以不同名字在《星島日報》、《成報》、《商報》等發表政論文章。他的「左翼論壇」,一度被人當作聯繫內地和香港新左派的橋樑。 反伊拉克戰爭聯署與新左派 「最初說伊拉克有大殺傷武器,又說生化武器,沒有證據他又打。你會覺得這件事很荒謬,毫無誠信可言。認同那份宣言所寫的東西,所以就簽了,沒有任何組織團體在背後。網上簽名對我們和對大陸的人分別很大,在大陸可能是一件大事,對我們來說,我們認同它的說法,不理它後面有什麼,也就簽了。」所謂「它後面有什麼」,指的大概是宣言捲入了內地新左派vs自由主義的論爭,因為九一一後,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集體聯署了《今夜我們是美國人》公開信,以示支持美國反恐,伊拉克戰爭就成了對立陣營還擊的契機。當香港習慣了圖騰式的二元對立,內地學界二元對立的理論體系顯得紮實得多。對上述論爭了解的香港青年,恐怕很少﹔捲入其中的,更少。這也許與他小四來香港的新移民背景有關﹕「一開始有人笑我廣東話講唔正,但因為我媽是香港人,自己覺得溝通上並沒有太大問題。」 左翼論壇 新一代新左青年今天有網上論壇「獨立媒體」,上周訪問的陳景輝就是核心分子。李若浮的「左翼論壇」出現得更早,2003到2007,生存了五年。「論壇高峰時期每天都有1000人觀看,但是活躍的會員很

各黨派候選人選擇議題的策略分析

圖片
什麼是政綱? 西方學者Manin, Przeworski & Stokes認為:議題是候選人和選民之間簽訂的政策契約。選民可以通過政綱,來判斷當選的候選人在任期內回應選民的偏好,作為將來問責的基礎[1]。本港學者蔡子強也認為,「政綱是現代選舉之理性及民主的基礎」[2],強調候選人提出的政綱不應空泛,以便公眾可以監督「議員往後之表現」。 被主流學術界認可的定義是:「可供選民日後問責的一種競選承諾」,我們也將此作為政綱的定義。好的政綱通常都是有針對性的,不能流於空泛,也不可讓市民無所適從。如果以上的說法正確,則這次立法會的候選人在政綱方面,實在乏善可陳。 政綱發表的途徑 傳播渠道和傳播內容同樣重要,候選人制訂政綱以後,選擇發布政綱的媒體也是重要的一環。根據中大亞太研究所做的民意調查,電視是選民最主要認識候選人的渠道(27.2%),其次是報紙(26.9%)及候選人海報和單張(20.1%)[3]。新聞機構會在選舉時報道候選人動態,電子媒體更會舉辦選舉論壇,有助選民更加了解候選人的政綱。 由於電視和報紙會因收視率和發行量等因素影響,所以選舉事務處郵遞給每位選民的《候選人簡介》[4]會比前兩者的普及率更高(理論上100%傳遞到選民手中)。因此會以《候選人簡介》作為分析的單位。 一、政綱數量分析——以港島區爲例 本次立法會選舉共有53張名單,爭取30個地區直選議席。民建聯、民主黨、公民黨和社民聯都在全港5個選區參選,自由黨則在4個選區派出候選人參加。除了民建聯和民主黨(兩黨都獲得7席)這傳統兩大黨外,還出現了兩個重要的新政黨,分別是由45條關注組演變而成的公民黨,和電台名嘴黃毓民領導的社會民主連線,這兩個政黨分別在這次的議會內獲得了4席和3席。 綜觀《候選人簡介》,其中「政綱」部分可以稱為政綱的不多5。同時,四個全港性政黨當中,都缺乏統一的政綱或議題。本屆立法會將會討論政改方案、最低工資立法等重要議題,可惜很多候選人都未有就這些攸關、顯著和嚴重的議題發表清晰的觀點,只是空泛地談及相關話題,導致選民不能以這些資料來向當選人問責。 一般來說,吸引人的政綱通常包括4點,分別是: 新鮮性(novelty),指非他人已經提出的雷同性問題; 攸關性(proximity),指政綱關涉眾多選民的福祉; 顯著性(salience),指政

歪理得掌聲令人擔心

圖片
范美忠接受訪問,誇誇其談,粉絲眾多。(南方都市報圖片) 范美忠是一個教師,在四川大地震的時候,自己先逃跑了。之後在網絡上發表文章,說自己沒有愧疚感,強調他「從來不是一個勇於獻身的人,只關心自己的生命」。 逃跑是人的本能,沒問題。在網上說自己沒有愧疚感,畢竟也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,但這種歪理竟然獲得掌聲,不得不令人警惕。 人需要經過社會化 細細說來,范的支持者有三個主要觀點:「職業和道德無關」,「他也是人」和「沒有經歷過地震,就不能批評范老師」。 第三點最無聊。我們能夠按照這個模式批量生產「你沒有做過飯,怎能批評食物味道不好?」「你沒做過官,怎知貪污不好?」之類的句子。你經歷了地震也可以說你不是老師、不是北大畢業或者不姓范等等,總之條件由他們開,最後推演到你不是范美忠就沒有資格,那麼這個世間的一切學問都不必談了。而前面兩點,則顛覆一般的常識,也不禁令人稱奇。 范美忠出席電視辯論會,並理直氣壯地表示,自己認為教師不神聖,也不是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」,更加不是士兵,因此沒有人有權利要求他先救孩子。 這番話,令我聯想起最近香港發生的一件事,在天水圍,有一對小姐弟由高樓的窗台向下爬,結果父母被指摘為疏忽照顧。在亞洲最自由的香港社會來看,父母幾乎是毫無疑問地應該受到譴責。按照范美忠的邏輯,天水圍的父母,是否也可以說沒有人有權利要求他們管教孩子呢? 眾所周知,人要在社會上生存,就需要經過社會化(social-ization),人學習社會秩序和價值觀念,才能形成社會。一般來說,社會化有四個環節,家庭、學校、朋輩和媒體,越年輕的人,對於前兩個環節的依賴就越嚴重,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倫理,在求學時期就會形成。 因此,父母疏忽照顧兒童會受到懲罰,媒體上不可以播放色情暴力的信息,朋友不可以教唆犯罪。難道說,對於社會化環節最重要的學校,反而可以沒有責任? 本來人類的社會,就是大家都放棄了部分的天然自由,並將這種權利轉讓給集體,才能令人類得到平等的契約自由。這是盧梭在將近兩個半世紀前的概念,至今被視為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。 不應宣揚「先跑有理」 逃跑是一種自由選擇,在街上隨便殺人也是一種自由選擇。社會之所以將人分為成年和未成年,就是因為未成年人學習還不夠充分,未能做出理性的選擇。而老師之所以被稱為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」,就是因為老師不單教授知

莎朗史東鬼扯蛋

圖片
《我們的博客城2008》封面 影星莎朗史東在康城說,四川地震很「有趣」,因為早前中國對達賴不友善,後來中國就遭遇地震,是報應(Karma)。一邊說,一邊還笑得很燦爛。 真是鬼扯!這種話沒有人性,不屬於人,只屬於鬼。又因邏輯謬誤,因此連鬼話也談不上,只能是鬼扯。 中國鎮壓西藏,因此四川地震?莎朗史東小姐,你知道這次地震的地方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嗎?區內52.3%的居民屬於藏族,只有26.6%屬於漢族。早幾個月,藏人鬧得最厲害的其中一個地方就是阿壩,真善忘呀。 神要懲罰人,應該不會打錯隔壁。這次地震在藏區,按照鬼邏輯,我是不是也可以說是早前的藏獨暴動觸怒孫中山在天之靈,因此才降罪於阿壩。如何?聽了都心寒吧? 人有不忍之心,聽到受苦,第一時間的反應應該是傷心才對。可是四川死這麼多人,莎朗小姐有的只是幸災樂禍,對於流亡藏人希望去救災反而感動到哭。只能說,她不愛人,她只愛自己。 不是我攻其一點不及其餘,而是她通篇講話都是這個腔調。我這個、我那個,自我中心到了極點,第一次聽還以為天災是她降下的。特別是最後一段:「有時你得學會低下頭幫助別人,即使是對那些對你不友善的人。」呵,好一個小故事大道理,死這麼多平民百姓,就是為了叫你高貴的莎朗小姐理解這個呀?! 在香港,也有李怡的「天譴論」,可見鬼扯的人也有市場。歸根結底,某些人在靈魂深處,沒有把自己當人,還以為自己在人類之上。主張地震是「天譴」、「報應」,也就是說,他們認為普通人的性命根本不算什麼,為了懲罰中國政府,不但可以死老百姓,而且「死得其所」。 說到底,其實「人道主義」這個概念之所以提出,就是為了抗擊「神道主義」,只有將人的幸福放在核心價值來考慮,否定神可以隨便殺人,才能有無差別的「人道」出現。這點,鬼,大概是不明白的。 Jeremy Lee 2008年5月27日 《我們的博客城2008》,星島出版,2008年7月

達賴喇嘛追求自治還是獨立?

圖片
自從丹增嘉措(第14世達賴喇嘛)聲稱放棄藏獨之後,一種他稱為「一國兩制」的政治綱領被達賴集團大力推銷。吊詭的是,這樣被傳媒廣泛報道的政治主張,不但沒有寫入任何的憲制文件當中,也鮮有系統化的闡述。 不難理解,「一國兩制」和民族自治區並不是程度的分別,而是本質的分別。民族自治區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,而「特別行政區」,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1條,會「按照具體的情況決定制度」。 「政教合一」特首是靈童? 雖然丹增嘉措並沒有道出他心目中的「西藏特別行政區」是甚麼樣子,但根據達賴集團官方對於「政教合一」的說法,可以推斷,丹增嘉措所主張的並不是資本主義制度。因為在「流亡政府」憲制性文件:《西藏流亡藏人憲章》的總則已經明文規定,西藏是一個「政教結合」的「民眾國家」。由此,他們所主張的「一國兩制」大概也不會放棄這個原則。「政教結合」意味着,作為政治和宗教領袖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,擁有任命西藏地區各級官員的權利。 作為宗教傳統,無論何種傳承制度都應該被尊重,但政治制度涉及「眾人之事」,當然不是同一概念。如果,西藏特首產生辦法和宗教領袖一樣,是先在水裏面看見異像,找出某時段、某地域出生的小孩,再由小孩子認出前一世達賴的用品,來選定「靈童轉世」成為特首,這種制度能否被其民主盟友接受也相當存疑。 「憲章」法源來自達賴 當然,丹增嘉措也說過,將來的西藏制度可以由西藏人自己決定,不會出現一個喇嘛政權,但是這樣一來,就和他們的一貫主張的「政教合一」相違背。同時,就算丹增嘉措真的懷着天真的心,但是達賴集團可未必有同一想法,很多事情沒有可能按照人的主觀意志去發展,法源和制度問題,可不是說說而已的東西。 直到目前為止,達賴所領導的西藏流亡政府依然沒有放棄獨立的主張,在《西藏流亡藏人憲章》中,不但沒有「一國兩制」這幾個字,而且很清楚的表明了要建立政教合一的世俗政權。 這份「憲章」的法源來自達賴喇嘛,開宗明義說是「在神聖的達賴喇嘛所指引」下所產生的政權,同時又是以「政教合一」為基礎,就表明了達賴喇嘛是最高的政治領袖。既然法源都在達賴,很難令人相信這種體制存在制衡或者分權。 甚至在公民權這個部分,該「憲章」還認為無論何處出生的藏族同胞都可以是他們的公民,而現在有別的國籍的藏人,都還可以用精神上效忠「西藏國」的方式保留西藏的國籍。 「一國兩制」沒有

《異度見鬼》影評

圖片
《異度見鬼》電影海報 要給爛片下一個定義很難,每部爛片都有不同的爛法。但大多的爛片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在一部電影里面包含了多部電影的元素,風格變來變去,結果看的人一頭霧水。 例如本來是鬼片的《異度見鬼》,在見鬼之後,男女主角忽然大膽,變成了《X檔案》到墨西哥查案;女主角再度失明後,又忽然變成了福音電影,講起了人生的大道理。這怎麼叫人吃得消? 電影畢竟是只有2小時的東西,能夠做好一個主題已經不錯了,稍微的加上其他片種的元素完全可以,卻最忌喧賓奪主。正如凍檸茶,只容許酸甜兩種味道,如果硬是要將美極鮮醬油和辣椒仔都加在里面,只能是畫蛇添足,難以下咽。 或許是編劇罷工的關系,荷里活最近拍的電影實在乏善可陳。《異》這是續《無間道風云》後,第二部由荷里活翻拍的港片。故事的原型是6年前彭順、彭發兄弟的《見鬼》。整個故事基本上沒有改過,也是講女主角移植眼角膜之後可以見鬼,在找尋的捐獻者過程中發現背後的故事,不過是將場地由香港到泰國,變成美國到墨西哥。題材並不新鮮,本來就難以在這種故事裡面加上什麼大道理,硬加上去,顯得十分粗糙。 可幸,主角謝茜嘉艾芭(Jessica Alba)表現值得一贊,無論是扮盲人,做回正常和剛做完手術的懵懂樣,都能應付自如。全套電影都由女角擔大梁,醫生男角色性格平平、外形一般,怎麼看也只能算是配角,劇中也不見有什麼發揮機會。 平心而論,看女主角在一個不怎樣的劇本中發揮也是樂趣,加上幾個場景做的尚算震撼,如果能做到「能聽故不駁故」,一看倒也無妨。
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影評

圖片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海報 對香港的觀眾來說,「潛水鐘」這個名詞太陌生了。單看名字可能未必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,甚至看電影也可能誤會那只是一件潛水衣,不能表達出那種絕望的無力感。 潛水鐘(Diving Bell)是十六世紀發明的潛水用具,因為早期通常都是一個鐘形的金屬容器而得名,密封之後放在水裡面慢慢下沉,改良後,成為電影中衣服的形狀。與潛艇不同,潛水鐘沒有動力,全靠水面上的船隻控制升降。 那種在深海中吶喊卻沒有人聽到,壓抑、緊促和由別人控制自己生死的無力感,大概只有對潛水鐘這個詞匯有認識的觀眾才能深切體會。戲中主角的一隻眼睛被縫合,無法表達心中極端的恐懼和不願意,用潛水鐘來形容,包含很多暗喻和聯想,作者的文學修養確實不俗。 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改編自法國著名時裝雜誌《ELLE》總編輯Jean-Dominique Bauby的同名傳記,本來的生活多姿多彩,受人尊敬,一下子因中風而癱瘓,只剩下眼皮能夠活動,Bauby不能說話,但是思維依然清晰,醫院的醫生抓住這個機會,設計了一套用眨眼來拼出法語字母的方法給Bauby。在這種情況下,寫作就成為他唯一的精神寄託,也就是自由飛翔的蝴蝶。書名用「與」,意味著潛水鐘沒有變為蝴蝶,而是並存,作者亦在書籍出版之後去世。 中風的人不少,好作家也不少,但是中風的好作家,而且能夠維持自己思維的人真的不算多。《潛》的故事由一個看上去如同活死人的病人角度來觀察世界,屬於可遇不可求的那種故事,很多細節,如想看電視卻不能開的這種無奈,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描述得這麼生動。 其中一幕令人印象深刻,Bauby的長子為他擦掉流出的口水,然後不禁抱著母親痛哭,而比他年紀小的妹妹則在另一邊玩耍,整個場景沒有特寫,沒有對白,甚至只有兩秒的畫面,卻簡明有力。另外一個場景是Bauby的父親來電,有點語無倫次的對白,也真實感人。 事前,我很擔心這部電影被拍成廉價的罐頭心靈雞湯,幸好片子並不煽情,值得一讚,Bauby沒有因為生病而改變信念和態度(而且還很有幽默感和好色)。而一開始Bauby半昏迷的主觀鏡頭,據聞是將乳膠塗在鏡頭上拍攝而成,也見巧思。 誠然,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,不過一般觀眾未必了解其具深度的內容,120分鐘的長度也是一般觀眾所能接受的極限。不過看完這套電影,不難理解它為何可以擊敗《色戒》而拿下金球獎最佳外語

教狗心理學

圖片
很多人喜歡買小狗回家飼養,對幼犬來說,父母不在身邊,可以依靠的自然是飼主,教育的責任也自然落在飼主身上。尤其香港這種地少人多的地方,狗和人接觸的機會比鄉村多,狗隻的教育更顯重要。 心理學有一個詞匯叫「古典制約」(Classical conditioning),通俗一點的名字叫做條件反射。這種理論發現:如果兩個事情同時發生,大腦對一件事的記憶會附帶上同時發生的事。最早證明這點的是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(Ivan Pavlov),他搖鈴之後才給狗吃食物,多次之後,只搖鈴不給食物,狗也照樣流口水。 打狗去防止他們做某些事情,屬於古典制約。很多人認為體罰是最迅速的訓練方法,但是這種方法缺點很多,道理很簡單,因為你不能控制到底狗隻將什麼東西聯系在一起記住了,這就會造成心理陰影。 狗是相當聰明的動物,而且記性非常好,如果只是用體罰,會令狗對人產生不信任的感覺,而且訓練的時候也會令牠們無所適從,長遠來說,對人和狗隻的相處是不利的。因此,筆者為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養狗的規則,這些規則不一定適合全部的狗隻,實際情況還請大家隨機應變。 首先,要建立統一的「家規」,例如不準狗隻睡在床上等,應該全家一起去執行,不能有些人允許,另些人不允許。這樣才能令狗隻明白,有些行為「本身」是不被許可的,而不是有些「人」不允許狗隻這樣做,這樣就不會令狗隻對人產生反感。同時,因人而異的指令也會造成狗隻的困擾,對日後再學習其他的新指令產生困難。 其次,所有的指令都是應該是清晰而且明確的,一個指令只有一個意思,甚至嚴格到只代表一個動作。例如要求狗坐下,就不能有些時候使用「sit」,有些時候用「坐下」。對於剛成為家庭成員的小狗來說,在訓斥他們的時候,盡量使用統一的詞匯(如「NO」、「不可以」等),不要直呼他們姓名,這樣做就不會令名字和被罵聯想在一起。也不應該在狗隻作為一個指令之前就給出另外一個指令,特別是剛開始教育的時候,要耐心等待狗隻將你的指令完成,才去下達另外一個指令。否則都只會令狗隻混淆,令牠們很容易就會忘記所學過的東西。 最後,建立賞罰制度也是重要的一環,賞罰必須分明,需要預留一些平時不給的獎勵,例如雞肉干、牛肉干或者是狗仔朱古力等等。但是這些獎勵必須是牠達到你的要求才能給,因為獎勵的意義不在於食物本身,而在於樹立狗隻的榮譽感,將獎勵和做的對聯系在一起。做錯了會被罵,做對了也

淫照給危機管理上了一課

圖片
陳冠希前日在記者會上多次就淫照事件道歉。(《蘋果日報》配圖) 陳冠希承認拍攝淫照,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媒體刊登這些照片屬於侵犯版權。此舉可以阻止照片在主流媒體上出現,卻無法淡化事件,因為人們關心的早就不是照片本身了。 發展到這種地步,意料之外,卻也是情理之中。英皇聲明和報警內容不一致,早已埋下伏筆,聲明寫的是移花接木,報警時的說法卻是發佈淫褻照片。就算今天承認照片不是移花接木,也不至陷入報假案的困局,一早就能思考到這個地步,相信是律師團的傑作。 版權為事件添懸疑 法律上沒有問題,卻難塞住公眾的嘴巴。或許他們以為報警就有阻嚇作用,但是事情卻恰恰因為報警變得一發不可收拾。 翻看和這個事件有關的新聞,不難發現,真正關於淫照的比例不多,人們更關心的是警權、偽善和言論自由。新聞最重要的是素材,沒有素材,單靠記者憑空去挖,很難有甚麼好新聞。遊行、記者招待會都擺明車馬是素材,而淫照引起的一次遊行和數次記者招待會,無一不是報警所致。單靠幾張淫照,絕對沒有可能令記者們追這個新聞追足半個多月。 難道不是?鄧竟成的藏有也可能犯法、黃福全的朋友傳閱不犯法,都是故意擴大事件的做法,前者搞得人人自危,後者則引發「警字兩個口」的信用危機。我深信,報警才是將娛樂新聞變成社會新聞的元凶。 陳冠希坦然承認拍攝淫照值得讚賞,不過隨後又由律師提出版權的問題,為本來已經奇怪的事件又添了一層懸疑的元素,進一步迫使這個議題成為社會議題:這麼極力的阻止照片流出,到底背後想保護的是甚麼? 沒有承認前,如果僅僅是發佈淫褻照片,媒體只需要打了馬賽克就可以發。現在說有版權,也就是無論照片是不是淫褻,都不可以刊登。總有人會天真地認為,阻止淫照直接在媒體上發佈,就可以減輕影響。卻不知道,此話說的太遲,當大家都在關注一個事件的時候,想的也會比較多,照片本身已經沒有衍生出來的問題重要了。 要知道,陳冠希此舉不但犧牲自己前途(退出娛樂圈而不是演藝事業,意味不會成立經理人公司),而且也會犧牲很多女星的形象。畢竟,公眾認為這些照片是真的,和有人出來肯定還是不同,明星都是演藝人公司花錢堆出來的,涉及不少人的利益。 說謊只會弄糟事情 姑且不說已經退出演藝圈的陳文媛、陳育嬬、陳思慧和顏穎思,鍾欣桐的英皇娛樂及張柏芝的環球唱片都是行內首屈一指的品牌。不知道這些公司有沒有和陳冠希協商過,否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