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克思主義簡介:政治經濟學2 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



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由勞動價值論出發,推導出剩餘價值論,解釋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,分析週期性經濟危機的原因,再預言無產階級革命,建立社會主義政權,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。

上期影片介紹了生產過剩和週期性經濟危機。這次將話題再深入一些,介紹資本主義必須無休止擴張的原因: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。

勞動價值論

勞動價值論(Labor theory of value)是英國在工業革命(1759)之後,主流的經濟學共識。

勞動價值論認為,商品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:一、對消費者有用,或有需求,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都稱為使用價值;二、可以買賣,稱為交換價值,如果使用貨幣作為中介交換,就表現為價格;三、由勞動產生,也就是價值。勞動時間越長,價值就越高。

舉個例子,「小達」在水井裡喝了一口水,獲得了使用價值。他把水消毒、裝瓶和搬運,這些勞動使得瓶裝水有了價值。他再拿兩瓶水和「小德」換了一塊麵包,水就有了交換價值。

假設「小達」平均每天可以製作20瓶水;「小德」平均每天可以製作10個麵包,兩瓶水的價值便等於一個麵包。他們交換的時候,平均勞動時間就會相同。交換令兩人不用學習對方的技術,就可以有對方的勞動成果,達到一個幸福的均衡狀態。

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認為,供求和勞動價值這兩個因素決定了價格,然而商品的價格不斷波動,價格和價值總是不能達到均衡狀態。李嘉圖認為,供求關係決定短期價格,而價值決定長期價格。

勞動二重性

馬克思對李嘉圖的解釋並不滿意,他認為價格不能反映價值,不是勞動價值論出了問題,而是資本主義的固有問題。馬克思在李嘉圖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勞動二重性理論,將勞動價值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。

具體勞動(Concrete labour)創造特定的「使用價值」。如製作麵包或瓶裝水,都需要相關的技能和知識。

抽象勞動(Abstract labour)則創造「價值」。是撇開具體形式的體力和腦力勞動。工人和律師、醫生等專業人士的具體勞動有些複雜有些簡單,性質不同,無法比較,但他們都有耗費勞動時間這個共通點。

同時,馬克思在論述抽象勞動時認為,每個人的生產效率不同,工人把工作拖慢來做,產出的商品不會影響使用和交換的價值,自然也不會影響其價值。工人效率比別人高一倍,當然也不等於可以用半價購買。因此,商品的價值不是由「個別勞動時間」決定,而是平均化的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」所決定的。

定義了抽象勞動之後,李嘉圖不能解釋的均衡問題才有機會解決,也才能討論接下來的剩餘價值論。

剩餘價值論

在資本主義社會,錢不等於資本,資本指的是用來投資的錢,也就是可以錢生錢的錢。投資的目的不是滿足需求而是獲得利潤,要獲得利潤,就不能等價交換,而是要找到一種可以低買高賣的商品。剩餘價值論認為,利潤由剩餘價值產生,而工人的勞動才能產生剩餘價值,也就是這種可以低買高賣的商品。

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別之處,資本家支付工資,僱傭工人工作,等於購買了工人的勞動時間,將勞動力變成了一種商品。表面上看,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十分公平,也沒有強迫勞動的情況存在。不過,剩餘價值論認為,資本家付出的工資總是低於工人勞動所創造出來的價值,否則資本家就沒有辦法得到利潤,並不是等價交換。而資本家組成的資產階級掌握了生產資料,工人事實上不得不為資本家打工。

馬克思將工人的勞動時間分兩個部分:

第一個部份是必要勞動,這個部分是工資,用來獲取衣食住行等必須品,維持自己生存、照顧家庭和養育後代。

第二部份稱為剩餘勞動,由此創造的高於工資部分的價值稱為剩餘價值。

理論上剩餘價值可以成為累積,讓工人獲得更好的生活,甚至投資將來,但這部分剩餘價值的所有權不屬於工人而屬於資本家。工人需要保持相對貧窮,才能乖乖待在工作崗位上。

馬克思給出的剩餘價值公式是:m(剩餘價值)=W(商品價值)-c(不變資本)-v(可變資本)。

其中不變資本指的是機器、廠房和原料等在生產過程中,不能改變自己價值量的生產資料,由過去的勞動所產生,所以稱為死的勞動;

可變資本指的是工人的工資,可變的意思在於生產的過程中,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,可以增值。資本家看中的,正是這超出自己原本價值的部分。由於是當下的勞動,也稱為活的勞動,能產生新的價值,也就是剩餘價值或利潤。

機器等死的勞動本身不會帶來價值,只有工人使用機器的時候才會產生價值。同樣道理,資本、土地、技術和管理等等要素,沒有勞動,也都不會存在價值,故此都是不變資本。

舉個例子,假設商品價值是80元,機器、原料和租金等不變資本是40元,工人工資是20元,剩餘價值就是20元。

對於工人來說,每日工作8小時,獲得20元工資。其中4小時的工作能夠創造的價值是20元,之後的4小時創造出的20元就是剩餘價值。

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

要獲得剩餘價值有兩種方式﹕

絕對剩餘價值生產,是延長勞動時間,但不增加報酬,例如沒有加班費的加班,或者要求將工人將工作帶回家中繼續完成等等。

相對剩餘價值生產,則是不增加勞動時間,但增加勞動的強度。例如使用機器提升每個工人的生產效率等等。用機器提升生產效率,本來是縮短勞動時間的最有力手段,但沒有資本家會因為使用機器而減少勞動時間。相反,因為機器的大量使用,工人熟練程度的意義大大降低,大量的低薪低技術工人會取代有技術的工人。

剩餘價值剝削的問題

馬克思認為,剩餘價值剝削有兩方面的問題:

首先、對工人來說,勞動沒有合理的報酬,越努力工作,產生的剩餘價值自然越高。但剩餘價值只屬於資本家而不屬於工人。工人的收入總是比生產的價值少,導致社會購買力總是低於社會生產的物質財富,貧富差距不斷擴大。

其次、對資本家來說,資本主義高度競爭,任何一個資本家如果放慢腳步,都有可能被淘汰,促使資本家只能賺取更多的利潤。而資本家的利潤不斷增加,不可能通過資本家個人消費重新回流市場,只能進行過度的投資以適應競爭,導致投資經常是不理性的,有很高的投機盲目性。

馬克思觀察到,在十九世紀以前,要造房子是先付款,後建屋。但是到了馬克思的時代,已經變成資本家先建造大量房屋,然後推出市場售賣。可見資本主義的競爭,導致資本家必須搶在需求之前就要做出供應,因此經常都有賣不出的存貨,經常都有失敗的投資。

這種兩方面的原因,共同構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剩到消費不足的危機。價格自然不可能穩定,也無法和價值保持均衡狀態。

總結

馬克思希望價格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價值,而西方經濟學家則乾脆放棄價值,只討論供求關係帶來的價格。

其實,馬克思並不反對市場,他認為市場可以分辨有效勞動和無效勞動,以價值為基礎的市場,可以優勝劣汰,促進資源的最優配置。他反對的只是對於生產資料的私有。

馬克思也同意供求關係會帶來商品價格的波動,只是他認為商品價格大致上都會圍繞一個區間波動,這個區間就是勞動價值。

社會科學的理論都是高度概括化的,總能找到反例,不能完美解釋一切,卻不代表沒有意義。大海都會有潮漲潮落,不代表海平面這個抽象概念沒有意義。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理解貧富差距,週期性經濟波動依然很有幫助。

歷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論是馬克思原創性最高的兩大學說,也是爭議最多的部份。

第一種觀點認為,投資失敗的風險由資本家來承擔,工人沒有風險。但現實中工人也需要面對失業的風險,資本家卻可以通過破產保護等各種方法來降低風險,最後失敗的投資,更可能由政府用人民的稅收來填補損失。

第二種觀點認為,企業家的創新推動了科技的發展,進而推進了社會的發展,社會需要給這種企業家累計大量的財富,創造試錯的空間。但這樣就對企業家的要求非常嚴苛了,排除了富二代和沒有創新能力的資本家。一旦停止創新,開始享受「收成期」,也就不能再稱為企業家。誠然,企業家提出概念、整合資源、參與管理,是複雜勞動,給予這種勞動相應的報酬,合情合理。只是企業家個人勞動的報酬,總是遠遠不如剝削剩餘價值所賺的利潤。

馬克思的《資本論》發表於150多年前,和我們的時代已經大不相同。馬克思的時代機器生產,導致工人的議價能力降低。到了現在,自動化生產、無人商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漸普及,雖然還是不變資本,但活勞動和死勞動的界限已經受到衝擊,機器越來越不依賴人的操作。

我們不妨將問題推到極致,如果資本家全部使用機器生產,不僱傭工人,那麼誰來消費生產出來的商品?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包含自我毀滅的種子,這或許在將一段時間,越來越值得大家思考一下。

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影片,希望你可以推薦給你的朋友,鼓勵我們繼續創作,謝謝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博客編輯工具

《射雕英雄傳》讀書報告

《西潮》讀書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