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西潮》讀書報告
《西潮》封面 |
簡介
故名思義,《西潮》指西方來的潮流。作者蔣夢麟以自己為主體,記錄了從1842年《南京條約》簽署,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期間,西方文化對中國產生的影響。故事從作者寫作此書的地方——戰火中的邊城昆明開始,回想兒時的清王朝、留美求學瑣事、民國初年的艱苦立業和八年抗戰,最後又回到戰時之昆明,結束了對中國歷史的回想,對「現代」中國做了評介。
香港考試局將《西潮》例為散文,作者自己則認為這只是個「故事」,台灣的出版社多稱其為傳記。以上幾種說法確實都沒錯,又以香港考試局的定位最好。雖然,西潮寫的是蔣夢麟自己的經歷,應屬於自傳。但作者在書中夾雜了大量對中國的民族性、社會、政治、文化和宗教等問題的分析和評述,超出了普通自傳,也難以簡單歸類到故事,所以應該以屬性較不明顯的「散文」做其定位。
作者蔣夢麟做過北大校長、國民政府教育部長、商務印書館主編等職。和孫中山、李大釗、陳獨秀、蔡元培、袁世凱、胡適等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有一些關係,讀來有看「歷史劇」之感,增加了感性認識。作者常用中國典故,對中國文化十分熱愛,但又支持西化來令國家富強,描寫過程中的問題是此書的主線。
此書共分七部,分別是:滿清末年、留美時期、民國初年、國家統一、中國生活面面觀、抗戰時期及現代世界中的中國。前六部中,作者回想中國的近代歷史,其中以第六部——「抗戰時期」著墨最多。第七部「現代世界中的中國」是最短的一部,但也最重要的一部,以評論為主,無論在風格、文字和技巧,第七部都和前五部有很大分別,相對比較客觀。三篇文章都可以獨立成章,「中國與日本——談敵我之短長」、「敵機轟炸中談中國文化」、「二次大戰期間看現代文化」。
評論
此書有三大敗筆:其一是結構混亂,作者想到什麼寫什麼。例如,第廿五章寫中國文化對外的影響,主要寫對日本和朝鮮的影響,附加越南與緬甸。突然告一段落,轉寫抗戰。廿九章又舊事重題,不過主要寫越南與緬甸,日本和朝鮮轉為附加。兩章的論點、論據更多有重覆;北京改名北平後的轉變也寫了兩次,第一次稱之為文化和藝術的中心(廿三章),第二次稱之為中日衝突的中心(廿七章),而廿四章又稱北平仍舊是北京,氣氛情趣不變,如果寫做一章也會更為合適。還有很多地方有「充字數」的感覺,特別是戰時的長沙一章,原本描寫聯合大學建校,卻不但細述住處風景,連書籍和科學儀器裝箱,買賣汽油也寫了上去,令文章主題不清,又長又臭,大大減低閱讀興趣。
其二是黨同伐異,作者為國民黨支持者,對很多歷史事件的角度取捨有問題。特別在「西安事變」及共產黨在抗日戰爭的作用方面。事實上,在蔣介石敗逃台灣後也承認共產黨在抗日的功績:「在北伐時期,你們在國民革命的事業上做過不少工作,在抗戰時期,你們又在三民主義的旗幟下,亦出過若干力量……」(見蔣介石《中華民國五十五年講話》)但作者竟隻字不提。同時,對於歷史事實也有斷章取義,胡亂蒙混之嫌,例如,國民黨「清黨」在先,作者竟然反罵共黨稱兵作亂。
其三是雙重標準,作者認為「一個運動的發生,決不是偶然的,必有其前因後果。」(118頁)所以,將國民黨貪污推說是歷史原因,又將蔣介石不出兵抗日解說為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,等待時機反攻云云。但就算等待時機,又為何在全國百姓一心抗日的時候,還用大軍攻打共產黨?共產黨的出現,是否也不是偶然,也「有其前因後果」?也許,歷史對蔣夢麟來說只是一團泥膠,隨便捏成他想要的型狀。
結語
中國人近百年來,對西方文化「又恨又愛」。背景很複雜,但原因卻很簡單——因為西洋人是坐炮彈來的,東洋人又是帶著刺刀談來戀愛——中國人在半殖民的情況下,非自願地被西潮沖擊。西潮一來,死人無數,太平天國、鴉片戰爭、甲午海戰等等。西潮早和死亡拉在一起,國人對西潮的恨,和西化了之後強大日本的羨慕自不用多說,作者主張西化是不簡單的工作。
但作者主張西化,卻還是不能從「化」的死胡同裏走出來。「化」與「不化」本來就帶有地方色彩,作者自己也說過:「旗袍流行不是革命或保守的問題,而是方便不方便的問題。」所謂的文化,不過是某一個地區居民的生活習慣罷了。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,不好的習慣就會淘汰,好的習慣自然被留下。如果中國文化競爭不過人家,其實又有什麼值得可惜?
再者,中國文化究竟是什麼?清朝乎?唐朝乎?漢朝乎?中國文化不知道更新換代多少次了,滿人入關反被漢人同化,漢人又同時吸收了滿人文化,這才形成今天廣義的中國文化。對於外來的文化,無需刻意提防,也不應盲目崇拜,只要新文化比較「方便」,都應加以採用。唐朝的盛世,靠的正是東西民族交流,如是這般。
李炘
中國語文及文化科校本評核,2001年11月15日
作者蔣夢麟 |
後記
最近不少人看這篇文章,可能又有學生要寫讀書報告了。我提醒大家,這篇文章很低分,中學讀書報告應該以讚好為主。
有人說我應該對作者更加寬容,這是對的,作者確實很不容易。但我不懂欣賞這本書,這也是真的。你也可以說這本書「鉅細無遺」的保留了西南聯大建校史,將「個人自傳和時局評論完美結合」等等,角度不同,其實可以很不一樣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