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響抗日號子的兒童團長:香港抗戰老兵李漢專訪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LEE Yim 9月 22, 2022 烏蛟騰村是香港抗日時期中重要的游擊隊根據地之一,日軍於1942年包圍烏蛟騰村,強逼村民供出游擊隊員的身分,多名村民犧牲。《香港輕新聞》於2021年末邀請烏蛟騰村當年的兒童團團長李漢進行採訪,了解當地村民抗戰的情況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《吶喊》讀書報告——絕望的否定之否定 LEE Yim 11月 29, 2002 《吶喊》封面 「假如一間鐵屋子,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,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,不久都要悶死了,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,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。現在你大嚷起來,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,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,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?……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,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。」[1] 魯迅,一個注定和中國命運聯在一起的人,一個無疑是影響一代、幾代,或許幾十代中國人的人。然而,除了知道他是偉人、文豪、白話文先驅等,對他還有多少瞭解? 魯迅是一個偉人,但他畢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,他也有喜怒哀樂,有時也會發怒大罵「一個都不寬恕」,這是可以接受的人之常情,畢竟魯迅是人而不是神。 台灣將魯迅貶的太低,內地又將魯迅抬的太高。魯迅一生提倡「破除迷信」,但往往我們就是掉進了或「神化」或「醜化」魯迅的圈套之中,完全接受權威對魯迅的標注,無論如何不是好事。誠然人生在世,早已接受各種觀念,斷不可能絕對客觀公正,筆者還是想不設任何前提地評論《吶喊》,並針對「傳統」的,或市面流行的魯迅評論做一評述。 上面說魯迅影響了幾代中國人,並沒有任何的夸張。魯迅先生離世已有六十六年了,然而,在華人世界裡,幾乎每年都有關於他研究、解讀、評論或是紀念文章的出版,魯迅的全集也再版過數十次[2],如果你今天在互聯網上打魯迅二字,可以找到兩千多個有關的網站,更甚的是,我們這一代都是讀魯迅的孩子,我們都讀過魯迅的書、知道阿Q和孔乙己、也都以白話文寫作…… 魯迅以小說和散文最為著名,《吶喊》則是魯迅的第一本小說集,某程度上來說,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,許多富有影響力文章都收錄在《吶喊》裡,諸如〈狂人日記〉、〈孔乙己〉、〈阿Q正傳〉、〈藥〉和〈故鄉〉等,這些文章大部份收錄在當時最出名的進步刊物《新青年》裡,由〈狂人日記〉開始,魯迅的名氣越來越大,到了寫〈阿Q正傳〉時魯迅已經是一代宗師了。 魯迅對於國民政府的不滿是很輕易表露在字行間的,魯迅說:「我覺得許多烈士的血都被人們踏滅了,我覺得什麼都要重新做過。」(載自〈華蓋集.忽然想到〉)魯迅對於封建主義進行了深入的批判,如〈狂人日記〉中描寫的禮教吃人、〈孔乙己〉中描寫的人民的麻木不仁、〈藥〉中描寫的人民的愚昧無知等,相信這就是對「半封建半殖民地」,這一我們沒什麼感性認識的名詞的最好注腳。 儘管,時局是這樣的不堪入目,魯迅沒有像當時的一些文人(如張... Read more »
《射雕英雄傳》讀書報告 LEE Yim 5月 26, 2001 《射雕英雄傳》封面 《射雕英雄傳》是金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,於1957年至1958年間在《香港商報》連載。這是作者的第四部武俠小說(之前三部分別為《書劍恩仇錄》、《碧血劍》和《雪山飛狐》),此書確立了金庸在武俠小說界「盟主」的地位。由於《射雕英雄傳》原是報紙連載的關係,不免比較拖沓,所以作者在80年代初又對《射雕英雄傳》進行了一次修訂,這一修訂版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。 一、內容簡介 《射雕英雄傳》的故事由南宋臨安牛家村兩個結義兄弟——郭嘯天、楊鐵心和全真教道士丘處機的一段巧遇開始。當時,中國北方已被金人完顏氏所侵略,金人不善政治,北方人民叫苦連天,郭嘯天和楊鐵心都是由北方逃難到南方的忠良之後,對南宋朝廷向金人綏靖的政策十分不滿,但又苦無救國救民的對策。 一天夜里,長春真人丘處機因為殺了一個漢奸,而受到了南宋和金人的追殺,逃到牛家村,三人都是有志救民於水火之士,所以在一場小鬥後,便成了不打不相識的好友,長春真人更為二人未出生的孩子取名,郭嘯天孩子取名郭靖、楊鐵心的孩子取名楊康,有不忘靖康之難的意思。郭靖便是本書的主角,而《射雕英雄傳》的主線也是描寫郭靖如何從「傻小子」到大俠的過程。 郭嘯天、楊鐵心兩兄弟別過丘處機後不久,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及南宋追兵便殺到牛家村,殺死郭嘯天,捉走楊鐵心,郭嘯天、楊鐵心的妻子包惜弱和李萍也各散東西,後來完顏洪烈帶走包惜弱,從此包惜弱、楊康兩母子便住在金國宮殿里,而郭嘯天之妻李萍懷著孩子逃向蒙古,後來的主角郭靖便在蒙古大漠中出世。因為在蒙古出生的關係,郭靖從小和成吉思汗的子孫打交道,更和成吉思汗的四王子托雷結拜為兄弟。 因為一場小小的風波,長春真人丘處機和江南七怪立下賭約,江南七怪教郭靖武藝,丘處機教楊康武藝,相約十八年後在江南互相比武功論成敗。十八年後郭靖南下比武,途經張家口,遇到了女主角黃藥師之女黃蓉,當時黃蓉正離家出走,男扮女裝並喬裝成小叫花子。黃蓉和郭靖交了朋友,後來兩人私定終身,把臂同游,展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。 當時的中國武林有五大高手,分別號稱「東邪」、「西毒」、「南帝」、「北丐」和「中神通」。東邪是桃花島主黃藥師,西毒是白駝山歐陽鋒,南帝是大理國皇帝段智興,北丐是丐幫幫主洪七公,中神通是全真教教主王重陽。這五個人在華山論過一次劍,為的是爭奪一本叫《九陰真經》的武俠奇書。 郭靖先後拜丐幫幫主洪七公、全真教老頑童周伯通... Read more »
《西潮》讀書報告 LEE Yim 11月 15, 2001 《西潮》封面 內容簡介 顧名思義,《西潮》指的是西方傳來的潮流。作者蔣夢麟以個人經歷為主線,記錄了從1842年《南京條約》簽署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期間,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深遠影響。故事從作者寫作此書的地點——戰火中的昆明開始,回憶兒時的清王朝、留美求學的瑣事、民國初年的動盪以及八年抗戰的艱辛,最後回到戰時的昆明,結束對中國歷史的回顧,並對「現代」中國作出評述。 香港考試局將《西潮》歸類為散文,作者自認為只是個「故事」,台灣出版社則多稱其為傳記。這些定位各有道理,而以香港考試局的「散文」定位最為恰當。雖然書中記述了作者的親身經歷,具有自傳性質,但作者夾雜了大量對中國民族性、社會、政治、文化和宗教等問題的分析與評述,超出了普通自傳的範疇,也難以簡單歸類為故事。因此,「散文」這一較靈活的屬性更適合定義此書。 文章結構 此書共分七部,計34章,分別為:第一部「滿清末年」(第1-8章)、第二部「留美時期」(第9-11章)、第三部「民國初年」(第12-16章)、第四部「國家統一」(第17-20章)、第五部「中國生活面面觀」(第21-24章)、第六部「抗戰時期」(第25-31章)、第七部「現代世界中的中國」(第32-34章)。 前六部回顧了作者經歷的中國近代史,其中第六部「抗戰時期」著墨最多。第七部「現代世界中的中國」篇幅最短,以評論為主,在風格、文字和技巧上與前六部有明顯差異,相對較為客觀。其中的三章:〈中國與日本——談敵我之短長〉、〈敵機轟炸中談中國文化〉、〈二次大戰期間看現代文化〉,均可獨立成篇。 內容評論 《西潮》以個人視角串聯中國近代史,結構宏大,反映了一代青年在大時代中的所思所想。 蔣夢麟曾任北大校長、國民政府教育部長、商務印書館主編等職,與孫中山、李大釗、陳獨秀、蔡元培、袁世凱、胡適等近代史重要人物均有交集。閱讀此書猶如觀看一部「歷史劇」,增添了感性認識。 作者常引用中國典故,展現對中國文化的熱愛,同時支持西化以實現國家富強,並描寫這一過程中的問題,成為全書主線。 然而,本書亦有不足之處: 1、結構鬆散 部分章節主題跳躍,作者想到什麼寫什麼。例如,第六部第25章論述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,聚焦日本和朝鮮,順帶提及越南與緬甸,隨後突然轉寫抗戰。第29章重提此主題,卻轉而聚焦越南與緬甸,日本和朝鮮成為附帶內容。兩章同屬一部,時間差異... Read more »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