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09的文章

從法國大革命看愛國主義

圖片
法國浪漫主義畫家歐仁·德拉克羅瓦,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而畫的作品《自由引導人民》(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)(維基百科圖片) 建國六十周年,引發坊間和輿論不少對愛國主義的討論。有論者認為,愛國是對傳統文化的認同,不涉及政權;更有人質疑閱兵、奧運和經濟發展等「強國符號」何以與國慶有關云云。 為眾多論者所忽略的是,「國家」這個概念本來就是源自西方。中國雖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,但都只有忠君思想,並無愛國主義;就算開明一點的文人,也只有社稷(土地和糧食)概念,並無國家主權意識。今年恰巧也是法國大革命220周年,除為自由、平等和人權提供了理論基礎外,法國大革命也和愛國主義(Patriotism)息息相關。筆者認為,既然討論的是一個西方概念,不妨由西方的角度做一下追本溯源的功夫。 愛國對象是政權 西方學術界,多將愛國主義思潮的興起和法國大革命加以聯系。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,推翻了法王路易十六(King Louis XVI),並將他斬首,成立了共和政體。路易十六的統治雖然令人民無可忍受,但在當時,「君權神授」依然大有影響,起義的民眾急需一套新理論解釋自己行為的合法性。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(Popular sovereignty)就為合法性提供了理論依據:社會契約論認為,國家是人民和國王訂立的契約;而人民主權論認為「主權在民」,不在君主,當人民極度不滿國王時,有權建立一個新的國家。盧梭闡述時說:「(人民主權)本質上就存在於共同體的全體成員之中。」 不過,當時也有保皇和革命兩種不同的主張,與其說人民的主權是「全體成員」的共識,到不如說是為了保衛的新生的政權而設。革命需要人民參與,革命的成功,就被視為是新政權合法性(Legitimacy)無可爭辯的證明。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(Maximilien Robespierre)的著名演講稿《路易必須死,因為祖國必須生》中一語道破:「勝利和人民决定了只有他(路易十六)是叛亂者」,其背後的根源更因為「共和國並未死亡」——存在就是合理。 從此以後,愛國主義和保衛新生政權畫上了等號。「祖國萬歲」這句著名口號,指的是新生的共和國,而不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王國。英文有三個和國家相關的詞匯,Country,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;national,指民族;而State,指政...

香港現代性的缺失

圖片
《借來的地方 借來的時間》封面 有說香港在回歸之前,是「借來的地方、借來的時間」,雖未做過調查,但身邊不少朋友都贊同此論。有趣的是,「借來論」本身也是借來的,這句話源自「鬼佬」 Richard Hughes在一九六八年寫的一本書《Hong Kong - Borrowed Place, Borrowed Time》,書的封面是一幀照片:兩個洋人在打板球,背景則是貼滿紅旗和毛語錄的舊中銀大廈。 「難民」心態但求安身 板球源自英格蘭,在英屬殖民地特別流行,是典型英國文化的代表;而毛語錄在當時給英國人的感覺,是民族主義更勝於共產革命。放在今天,或者可以被詮釋為「很香港」(陳冠中用以形容香港的混雜性),但當時正值火紅年代,英國人當然不會有這種浪漫,在他們眼中,這幅照片的解讀是——即使多年殖民,香港畢竟還是「借來的」,始終要還。 英國人的借來感,還真的有一張借據;華人對此論的認同,多少顯得有點不合邏輯。如果對本地華人來說香港是借來的,向誰借?甚麼時候還?實情是英國人還了香港後,可以回英倫三島的老家,香港人卻既「無權借」,更「還不起」。 當然,某種理念多人認同,無論多不合邏輯,也有一定基礎。「借來論」與其說是一種移情作用,倒不如說是但求安身的「難民心態」作怪。除了「逐水草而居」和沒有長期打算外,難民也常常擔心現在得過且過的生活是否能保,因此拒絕任何變化,龜縮在自己熟習環境當中。談借來論時,港人沒有英人的那種哀愁和反思,有的只是不想改變現況,表象一樣,關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。 無獨有偶,近年很多貌似深刻的後現代外衣,裏面還是前現代的難民心態。常常可以聽到一些貌似最本土左翼的「公共知識分子」,在論及「告別革命」時非但沒有內地人的那種對現代國族的深刻反思,更令人詫異地表現出一副「我們香港人不明白愛國主義」的嘴臉,彷彿無知是一種美德。內地人要說明自己的想法時,又被動輒謾罵為被洗壞了腦。自己不知,別人又無知,巧妙地形成了循環,永遠樂此不疲。歸根究柢還是難民式的龜縮,不是真的在討論後現代。 不是真的討論後現代 近年香港經濟轉差,物質上已經被內地追過,難民心態就更熱切希望由精神和細節上找到獨一無二的地方。論及香港成功模式時,難民們不顧任何客觀的歷史機遇,不斷地在一些香港人很文明、很法制、很勤勞、很多元等不能驗證的價值觀裏面虛耗時間。既不能分析出香港的...

《梁祝》五十年 重塑經典情懷——鄭慧專訪

圖片
本期《週末遊樂Guide》的主角,是即將舉行《梁祝》音樂會的鄭慧博士,作為香港首屈一指的鋼琴家兼老師,除了介紹音樂會,我們當然也藉著訪問的機會,向她請教學習鋼琴的秘訣和心得。不單如此,鄭慧老師還為我們即興演奏一曲,豈能錯過? 為中國交響樂籌款 李雲迪獲得了蕭邦鋼琴賽第一名,郎朗在柴科夫斯基音樂賽上拿了金牌,張昊辰又在今年的格拉賓國際鋼琴大賽上得了冠軍。近年,中國年輕音樂家在國際比賽上屢獲殊榮。 但說到交響樂,多少有點相形見絀。中國最著名的交響樂團,應數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和中國愛樂樂團,這兩個樂團雖然優秀,但是比起外國的頂級樂團來說還有一定距離。 近日,呂思清的小提琴獨奏會《梁祝》,在音樂愛好者當中成為了一個不小的話題,為他做鋼琴伴奏的,是主辦機構——中央音樂學院香港基金會主席鄭慧博士。「這次音樂會的目的,是為中央音樂學院新成立的『交響樂學院』籌款。」鄭慧說,「過去中央音樂學院有管響系,但是沒有獨立的交響樂訓練中心。提升這方面的訓練,有助於提高中國在交響樂方面的水平。」 交響樂講求的是團體合作,不是單打獨鬥。不禁令人想起柏楊的名言:「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一條龍,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蟲」。有無道理?只能說見仁見智。但是這次音樂會的意義,卻顯得非常重要。 鄭慧博士在香港演藝學院接受採訪 北京、香港和美國 和朗郎相比,鄭慧的鋼琴路多了一段香港的插曲,她自言自己的脈絡是「北京——香港——美國」。在北京出生,6歲開始,跟隨中央音樂學院凌遠教授及趙屏國學鋼琴;後跟隨家人移民香港,進入香港音樂學院學習。1984年以14歲之齡,獲得了香港藝術節大獎。 坊間有時會稱她為「郎朗師姐」,原因是她和郎朗在北京是同一個老師,在美國又是同一個老師。1991年,鄭慧獲得全額獎學金,進入世界頂級的美國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(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)修讀學士學位,和郎朗一樣師從該院院長格拉夫曼及教授利普金。 其後的經歷,更令人覺得有點「高不可攀」,1994年,她獲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深造碩士學位;1999年,師從著名導師基.卡力素,在紐約州立大學拿到了音樂演奏家專業博士學位。 鄭慧博士正在進行表演 曾為沒「感覺」而沮喪 一路走來,看似順風順水,其實卻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艱辛。去美國的時候,鄭慧...

學生驗毒與社會的錯

圖片
教育局在皇仁中學進行禁毒教育(網絡圖片) 成龍大哥在博鰲論壇上說:「我慢慢覺得,原來中國人是需要被管的」。雖然被罵得厲害,卻很有普遍意義,很多人嘴上罵罵,內心深處還是同意此番見解。 吸煙是要被管的,因此吸煙區愈來愈少;小販是要被管的,因此幾個擦鞋匠的牌照也成了公共話題。沒人管,不少人還主動跑出來要求管:o靚模在書展搞宣傳,網友覺得太亂了,開facebook組群要求書展大會「管一管」。最近社會上正熱議校園驗毒計畫,同樣,很多人都認為不管不行。 應該由誰來管 「管」不是問題,問題是誰來管。在上述的討論中,對象都是政府。背後的邏輯,都主張個人的過失不是「個人的錯」,而是「社會的錯」,是「社會」令「個人」出現了問題。既然根源是「社會」,就要修正社會制度來解決,最社會化的解決方案,自然就是樂此不疲地要求政府「出手」,甚至立法。 「管」的出發點是好的,如果管的責任只是「阿媽教仔」,不會有人非議,但政治是「眾人的事」,政府一管,涉及的必然是「眾人」而非「個人」。責任伴隨權力而來,當政府的責任愈來愈大時,權力也會愈來愈大。西諺有云:「法律是最低的道德」,提醒我們立法是嚴肅事情,不應輕易立法。反過來看,立法本身也會令社會的道德標準愈提愈高,自由也隨之愈收愈緊。為了個案要求立法,卻要整個社會買單,成本之高,不容許我們不當一回事。這就需要提高討論標準,在將責任推給政府和社會前,謹慎,謹慎,再謹慎了。 誠然,人生活在社會當中,社會對人的影響巨大,從社會着手,找出結構性的問題,也是正確的方法。但具體問題卻應具體分析,個案是否可以折射出社會結構性問題,本來就是一個需要認真討論的話題。這是因為,任何負面的信息集中在一起,必然產生負面的結論;而任何正面的信息集中在一起,必然得出正面的結論。 現在的風氣,動輒將一切失序行為都說成是社會的錯,卻鮮有顧及這些問題是否由社會結構造成。當下的社會結構,只會比過去更加完善,吸毒問題反而愈來愈嚴重,多少說明問題的焦點不在於此。 心態比管制更重要 撇開上面的問題不說,大家想政府怎麼管?強制驗毒涉及人權、隱私等諸多問題;自願驗毒則不能秋後算帳。就算阻嚇也需要人手,政府哪裏比得上家長和學校?既然知道結果不會好到哪裏去,倒不如反諸求己,看看到底哪些責任屬於自己,哪些屬於社會。 心理學發現人天生就有推諉的傾向,不斷把個...

《笑之大學》劇評——日式宿命觀的啟示

圖片
《笑之大學》是日本劇作家三谷幸喜在1996年創作的劇本,描寫二戰時,日本警方為了管制社會風氣(也為了煽動戰爭),設立了審查制度來檢查民間劇團的劇本。全劇只有兩個演員,一個場景,主要內容都是由「笑之大學」劇團作家椿一和審查官向板的對話組成,場景則是審查劇本的辦公室。 這是首次有香港劇團以中文演出此劇,「糊塗戲班」的藝術總監陳文剛飾演椿一,導演鄧偉傑飾演向板,通過兩個人對話,就能帶出完整的故事,演繹功力可謂不俗。而中日兩國文化背景迴異,1小時45分內卻全無冷場,「糊塗戲班」對於劇本的掌握也可謂相當到家。其中很多細膩的情節處理十分恰當,全劇在演出方面出接近完美。 劇中,劇作家椿一寫的劇本《惡搞喜劇:朱麗葉與羅密歐》,毫無批評政府的意思,卻因為時局根本容不得喜劇上演,而遭到審查官向板的諸多責難。向希望通過嚴苛的條件令椿一知難而退,每次都對劇本提出政治要求,並要椿一按照要求重寫,不料此舉卻激發了椿一的創作小宇宙,每次重寫都令劇本變得更加荒誕好笑。向板雖然明白椿一的「別有用心」,卻很欣賞椿一的毅力,在達到要求後未有繼續刁難。椿一也對向板產生好感,認為向板的要求反而令劇本更加深刻、好笑,盛讚向板有喜劇作家的天份。到了中段,椿一和向板已經成為朋友,共同研究劇本的細節。 正當劇本即將通過之際,椿一卻發表了一番反對審查制度的感言,並認為向板會明白他的立場。可惜此舉沒有給向板「下台階」,向板只能惡狠狠的回覆「我也是建制的一部份」,並說「低估人也要有限度」,意指他不會因為個人的喜惡而混淆了角色,而給出了最後的修改要求:寫一個沒有笑點的喜劇劇本。 最後一幕,則是椿一完成了沒有笑點的劇本,但同時也收到入伍通知書,隨後就要當兵「為天皇犧牲了」。在生離死別之際,向板也透露心聲,認為劇本已達完美境界,並叮囑椿一要活到戰爭結束,並在有機會的時候上演這個劇。 和中國「非忠即奸」、「大是大非」的道德觀不同,日本的文學創作常常流露出一種特有的「宿命觀」,此劇沒有對審查官的角色進行負面處理,劇中反映的,更多是作家和審查官兩人,明明惺惺相惜,卻因為立場不同而產生的無力感。這並不表示《笑之大學》不反戰,只是在處理上面,是非只是配角,輕輕帶過罷了。 在這種世界觀下,看似對立的雙方,其實又不是完全對立的。既然「宿命決對」不可避免,剩下的問題就是——通過自己努力而贏得對手認可。戲中多次...

誰有權向吸煙者丟石頭?

圖片
近年來,吸煙者受到的歧視越來越厲害。自慚形穢,以致曾俊華將煙稅增加至50%,也沒出現很大的反對聲音。考察一下這段時期政府做的傳播工作,確實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,一場「溫水煮蛙」的現代活劇正在上演。 只是不久前,吸煙者和非吸煙者還是和諧的。而現在,在吸煙區吸煙也不時會受到異樣的目光,身為一個煙民,感覺確實不很好受。這種對立,始於2005年香港大學一份名為《吸煙引致香港經濟損失年逾50億港元》的報告,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副主席林大慶在這份報告上,七拼八湊地將成人住院、額外求診開支和二手煙等等數據混在一起計算,得出了50億這個數字;更稱1998年因二手煙死亡的人數,達到了1324人。 按理說,這種最核心的數字,應該有大量的證據來闡述,不過除了大家都知道的50億和1324人,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和港大有關的網站上,都沒有進一步的詳細解釋。筆者不是讀醫出身,不知道數字的真確性究竟如何。但筆者是讀傳理的,深知要群眾覺得害怕,只可以有一個印象。沒人深究,沒人討論,本來值得懷疑的數字就可以變得和定律一樣到處宣揚。 對立源於政府煽動 香港的戒煙廣告習慣用群眾壓力來迫使人戒煙,相比之下,外國反吸煙廣告重視吸煙對自身的危害,則顯得無力很多。早期的反煙廣告,打的旗號就是1324人這個數字,更加很巧妙地將港大報告中,「1998年因二手煙而死的1324人」,偷換成「每年吸煙死亡的數字都有1324人」。這頂帽子一扣,已經令很多煙民嚇得不敢出聲了,令非吸煙者覺得自己的利益直接受到了吸煙者的損害,也令吸煙者覺得對社會有虧欠,將吸煙者與非吸煙者置於對立位置。 在2006年社會討論禁煙立法時,主要經費來自政府的「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」甚至推出廣告,以楚楚可憐的小女孩在立法會外說著「吸煙會殺人」,來要求議員「為民請命」,支持禁煙立法,可謂開創以公帑賣廣告企圖影響立法的先河。廣告不再以說服吸煙者戒煙為主題,而是以其他人的權利和福祉出發。 後來「戒煙一定贏」的廣告則給煙民一個穿拖鞋、背心,不修邊幅的刻板印象,又將戒煙之後的境況描繪的如田園詩一般,財神會送錢給你,聖誕老人則會給你健康的小孩;現在電視正熱播的廣告,更為好男人取下定義,那就是不管你做了甚麼好事情,不戒煙就不是好男人──真可謂「半是謗文,半是恫嚇」了。如此將「戒煙」與「好」等同,不禁令人想起奧威爾(George ...

老字號招牌嘉湖糭

圖片
老三陽老闆祈廣楠 糉,在《說文解字》字裡面的解釋是「蘆葉裹米也」,真的簡單又直接。 這種食物起源戰國,距今至少兩千年以上,比起源於東漢的餃子還要早數百年。正因為這種食物歷史悠久,因此也產生很多不同的變種。 這次我們訪問的老三陽南貨店,以大閘蟹和糉子最為著名,門外兩塊招牌上,就寫著嘉湖糉和大閘蟹。 糉有多少種? 一進到老三陽,就被五花八門的糉子吸引了,老三陽賣的糉子共有20款。其實……究竟……糉子有多少種,又可以如何分類呢? 老三陽老闆祈廣楠說,這個問題不難回答,因為按照口味來分,只有鹹、甜、淡三種,鹹味的糉子有鮮肉糉、鹹肉糉和蛋黃火腿糉等;甜味的糉則有紫米豆沙糉、紅豆豆沙糉等;至於淡的糉則是梘水糉、白米糉和紅棗糉等,淡糉本身的味道很淡,需要點醬油或者棉白糖來吃。 傳統上,鹹、甜兩種糉子都是長型,淡味的種子則是三角形的。做成三角形的原因是拜神的時候相對好看,不過這種傳統的分法,現在已經不是大家都遵守了。 幾種糉都有自己的捧場客,在端午節的時候,老三陽還會推出一些貴價糉應節,例如鮑魚瑤柱火腿糉和冬菇瑤柱火腿糉等,這些糉價錢比較貴,但是因為是節日限定發售,因此也有不乏捧場客。 為什麼叫做嘉湖糉? 老三陽最出名的就是上海貨,心水清的讀者或者會問,文前說的嘉湖又是什麼地方?祈老闆告訴我們,原來嘉湖不是一個地方,而是嘉興和湖洲兩個地方的簡稱,上海糉的起源就是這兩個地方。 其中嘉興最出名的是嘉興肉糉,而湖州最出名的則是豆沙糉。因為這兩個地方都在浙江省境內,又臨近上海,因此才被統稱為是上海糉。 祈老闆說,上海肉糉的特點是沒有廣東梘水糉這麼多肥肉,一般會用醬油醃過的瘦猪肉,混上少許肥肉提升味道,比肥肉為主的廣東糉健康。同時再用混過醬油的糯米包好,口味也比較香濃,不需要如梘水糉這樣另點醬油。 想換換口味,可以試試紫米豆沙糉之類的新產品,或白米糉、紅豆糉之類的淡口味,老三陽有專用的棉砂糖賣,比一般的砂糖更幼滑,特別適合點糉吃。老三陽出品的糉子,每種都會用不同顏色的繩子作為標記,就算買多幾種也不會搞錯。 最後,祈老闆提醒小記,想品嘗糉子的最佳口味,應該用水煮20分鐘,微波爐雖然方便,但是口感卻怎麼也不及水煮。 老三陽 電話:2890 2534 地址:銅鑼灣利園山道27號B地下 《頭條網》,2009年...

謀殺小說——小禾

圖片
前年,小禾憑「人皮面具」一文獲得了《頭條網》「精采一客」的評審大獎,最近,她出版了處女作《謀殺小說》。書名很奇怪,她說,這本小說謀殺的就是「小說」本身,聽起來荒誕又矛盾,內容也散發著一種荒誕感。 黑色幽默 「香港這個城市非常奇怪,常令人哭笑不得。」 在小禾眼中,現實如小說般光怪陸離:「『麥記』在『無飲管日』不派膠飲管,但卻奉上膠杯蓋;政府一邊說保育舊區,一邊卻將歷史建築拆毁並威逼利誘舊區居民遷走;有些人排隊幾小時,就是為了買一個好有機會『撞款』的名牌手袋!」聽她這樣一說,也確實覺得很矛盾。 從事文字創作的人,最怕「沒靈感」。小禾卻認為靈感俯拾皆是,「生活總會遇到特別的事情,寫下來就是《謀殺小說》」。她不是全職作家,現在任職某大會堂,兼讀中大「文化研究」碩士,生活和你我一樣無甚特別。那到底:有甚麼值得大書特書? 「一次去買衣服,售貨員不斷推銷說買二送一,買滿五百元又有八折,買滿一千可以做會員。從最初想要一件衣服,變成最後十多件。」於是她以此創作了「買一送一」這個短篇,小說中遊說技巧高超的售貨員,最後亦敵不過被炒的命運,因為現在大學生月薪只有四千元,簡直就是「買一送一」! 小說描繪的正是這種生活細節,「越是習以為常的荒誕,仔細一想,越是恐怖。」原來,生活並非不有趣,只是我們沒有和小禾一樣去觀察。她在《頭條網》的博客名為《22樓F座》,甚有人氣,「博客可以即時知道讀者的反應,加上Blog友也喜愛寫作,給了我不少意見,絕對是練筆的好地方。」 有話想說 《謀殺小說》有三十四個短篇、一百六十多頁。有心的,不一定有力;有力的,也不一定有時間。有正職在身,又要讀碩士,要完成這本小說不是有點匪夷所思? 原來她為了完成這本書,會凌晨三時左右起牀寫作,寫到撐不住就再睡覺。放假的日子,多數會埋首寫作。說的時候小禾一臉輕鬆,但秉筆夜書的寫作生涯,其實艱辛不足為外人道,背後一定要有一股強大推動力才可堅持下去。 說來簡單,小禾背後的動力就是一種「有話想說」的感覺:「藉著寫作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『有話想說』的渴望就是推動我寫作的理由。小說多個短篇,看似互無關連,但每個故事都反映了我部分的世界觀,就像玩砌圖一樣,砌到最後一塊,就會看到全圖。」 我的志願 小時候大家都會作過一篇叫「我的志願」的文章,長大後,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將夢想...

樓上書店淘金記

圖片
為什麼叫做淘金記?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囉。旺角書店林立,很多書店雖然「細細間」,卻很有特色,值得一逛。本期的《週末遊樂Guide》帶你走訪幾間旺角的樓上書店,一起找尋在樓上書店淘金的樂趣吧! 為書店做序:序言書室 序言書室2007年開張,算是新生兒,見報率卻一直相當高。 這多少和他們積極舉辦講座有關,在過去兩年裡,序言書室幾乎每個星期都有講座。嘉賓不乏李歐梵、呂大樂、馬國明和邵家臻等重量級人物,講的主題更是五花八門,文學、時事和政治無所不包。書店地方不大,只能容納20多人,更要步行一層後才有電梯,有這樣的成績,多少有點令人感到意外。 序言書店店長李達寧 不打算開書店 二樓書店除了便宜外,一大吸引之處就是個性鮮明,書籍的選擇,往往反應了店主的個性。序言書室由三個中文大學哲學系的畢業生開辦,店長李達寧(Daniel)引以為傲的地方,也是哲學書做的好。 對於李達寧來說,開書店,只是為了找一個地方給讀書人聚腳,推廣一下文化。最早的時候他們打算開cafe,但又覺得開cafe不如開書店這樣直接,因此才開了這間名為「序言」的書店。 李歐梵的講座,是序言書室的得意之作。「我們開講座的時候,有內地的書友邀請李歐梵到內地書城開講座,地方是這裡十倍,但是李歐梵也沒有答應。看中的,或者就是這里的人文氣氛。」Daniel覺得,地方小也未必不好,至少講者和讀者之間的交流會更好。 講座固然可以給書店帶來名氣,卻沒有帶來額外的利潤。講座免費開放給聽眾,還會阻礙做生意,這種事情在寸金尺土的旺角不能不說是一種負擔。Daniel卻覺得,既然開書店的目的是傳播文化,也不能計較這麼多:「我們有時會搞一些冷門中的冷門,例如法國精神分析大師拉康(Jacques Lacan,1901-1981),在香港非常冷,但是我們覺得他十分重要,因此就請了方浩然博士來主持一個讀書會,反應竟然不錯。」 書店本身不大,搞講座的時候要將書架移開。 哲學書誰都會看 文史哲書籍當中,以哲學書的銷量最好。「任何學科都會看哲學書,除了哲學系學生,文學、歷史、社會學或者文化研究的領域也會涉及很多哲學。」其中一個 Daniel相當自豪的地方,就是他們對福柯(Michel Foucault)的書相當齊全,中大哲學系的背景,令Daniel在選書方面更有優勢。 英文書也是書店...

灣仔古蹟遊

圖片
「舊嘢冇好」定「舊嘢係寶」?不同人會有不同看法。有人會覺得歷史建築沒有價值,甚至阻礙經濟發展,但是將舊的文化全部破壞掉,我們的城市又會留下什麼?本期《週末遊樂Guide》為你介紹幾經變遷的老區——灣仔,一同遊歷該區多個歷史古蹟,對他們認識多一點,重拾舊時美好的回憶! 灣仔出名古蹟多,因為它是香港最早發展的一個地區。在香港成為殖民地後,就將香港島北岸劃分成為中環、上環、西環和下環等「四環九約」,其中下環就是今天的灣仔。這個分區方法在1857年開始使用,直到二戰之後才停止使用。 保育的方法一般來說不外乎兩種,一種是將建築物修改成為博物館,例如「甘棠第」修建成「孫中山紀念館」;另外一種是將建築物改變用途,例如灣仔的大王東街的「和昌大押」就成為了高檔餐廳。但是兩者都無可避免要遷出居民,改變了建築物的用途,令之失去了本來的風貌。 灣仔民間生活館 灣仔民間生活在藍屋 想知道舊時灣仔區居民的生活情況?不妨到藍屋逛一逛。藍屋地下一層已經搖身一變,成為「灣仔民間生活館」,用以展示灣仔區居民的文化特色。這個項目現在由聖雅各福群會的負責。聖雅各福群會的傳訊主任周希旋對我們說,這是香港少有的保育概念——在不改變建築物用途的情況下,保育和推廣灣仔的地區文化特色。 藍屋原址曾是「灣仔街坊醫院」,在1922年拆卸後,曾經成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館,後來改變用途成為住宅,到現在樓上兩層還有居民居住。 周希旋覺得藍屋保育的意義,在於建立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及身份認同。「一般覺得,保育之類的事情,是吃飽了飯之後才去做的,但是灣仔居民很多守望相助的情感,卻可能隨著社會發展而消失。」 聖雅各福群會的傳訊主任周希旋 收集舊物多達300件 因為這樣,藍屋的「灣仔民間生活館」特別重視保護文化的氛圍,由2004年開始,藍屋就開始收集居民的舊物,並將舊物和相關的故事用不同主題在「灣仔民間生活館」展出,目前已經收集了接近300多件舊物,展覽的主題也圍繞著灣仔的文化、習俗、生活模式。 這些舊物可以說是五花八門,由包裝紙、奶粉罐,到較大型的石磨和中文打字機都有,雖然和一般概念中的歷史文物大相徑庭,但是卻是灣仔居民生活的「活見證」,通過這些物品,可以想像當年居民的生活。 藍屋雖然地方細小,但展出的物品可花你個多小時逐一細味。 親身遊走灣仔...

Lomo.開心.隨意拍

圖片
Lomo是什麼?是「列寧格勒光學機械聯盟」。那麼Diana和Holga又是什麼?為什麼他們也會被稱為「Lomo」?現在的Lomo是不是俄國血統?到底有些什麼配件?想玩又應該怎入手?唉呀,問題一大堆……不怕,本期《週末遊樂Guide》專訪了 Lomography Asia的市場經理兼忠實擁躉Dream Li,為你一一解答。 香港確係威! Lomography Asia是Lomo在亞太區的分公司,除了日本和韓國外,Lomography亞洲地區的業務都由他們負責。公司在上環普仁街,佔地800平方呎,樓下是店鋪,樓上是辦公室。由地鐵上環站步行需時約15分鐘,附近都是「街坊feel」的建築物,外表可以說一點也不起眼。 不過店裡面卻是色彩繽紛,令人眼前一亮!Lomo照片把墻貼的滿滿,除了由維也納運來的15米長LomoWall,還有不少香港Lomographers的作品,風味十足。 Lomo店當然以Lomo為主,柜枱也由Lomo LC-A的原裝木箱制成,木箱上印著「聖彼得堡」和Lomo廠的地址,充滿俄式風格。據Dream介紹,日本和韓國的分公司只有仿制品,放在香港的卻是真品,足見Lomography對香港的重視。 Lomography Asia市場經理Dream Lomography不等於Lomo LOMO是Leningradskoye Optiko Mechanichesckoye Obyedinenie的縮寫,中文就是「列寧格勒光學機械聯盟」,成立於1914年,現在是俄羅斯最大的光學產品廠。有名你叫「列寧格勒」,總部自然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(即列寧格勒)啦?為什麼Lomography的總部又在奧地利的維也納? 原來Lomo相機的興起純粹是出於偶然,Dream說:「90年代初,Wolfgang及Mattihias這兩位維也納學生到布拉格旅行,他們偶爾在一間古董相機店買下蘇聯LOMO廠生產的LC-A相機,並以此拍下旅途的所見所聞。回到維也納,待照片沖出來後,其高反差及黑角Tunnel Effect十分吸引。一時間,在學生圈子內引起了LC-A的熱潮。」 不過當時LC-A其實已經停產,愛好者只能從二手市場搜購LC- A,但後來想買的人越來越多,二手機逐漸不夠滿足發燒友的熱情。Wolfgang及Mattihias干脆直接向俄羅斯的「列寧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