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港人首置上車盤其實是個好政策

圖片
新政策出台,不免會引起爭議。兼聽則明應是討論審議香港發展項目的良方。 10月11日,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布的首份《施政報告》中,最為傳媒關注的是「港人首置上車盤」。這個旨在幫助較高收入人群的政策概念自出現在林鄭月娥的《競選政綱》之後,爭議就未曾間斷。 《施政報告》公佈,將於明年底選觀塘的兩公頃住宅用地興建約1,000個單位作為先導計劃。不少細節要明年中才能公佈,其中包括售價、轉讓年期、轉售補貼處理,還有最重要的,即是否設收入下限等。 正視負面評價 《施政報告》表示,這個政策是「讓較高收入的家庭在私樓樓價持續上升下能重燃置業希望」,會透過地契條款,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,在興建私人房屋的同時,預留一定數目的「首置」單位。申請者需要居港滿7年、從未在香港置業。單身人士收入上限是每月不超過3.4萬元(港幣,下同),二人或以上家庭則不超過6.8萬元。 由於政府尚未公佈完整的信息,也導致了一些混亂。 9月份,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曾表示,單位或只能售回給政府,當局再按市況轉售予合資格申請者:「因此申請者需考慮日後轉售時,將不能享有樓價上升的好處。」旋即被中產人士譏諷為供「死會」,即申請人雖然享有折扣,但是依然需要銀行供款,不過這種供款卻不會升值,只會隨著通脹貶值。是否真的只能由政府回購,《施政報告》中沒有明確提出,但也沒有明確否認。 香港由政府資助的房屋大致有兩類,一類是給無力置業人士租住的公屋,一類是有政府補助,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的居屋。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入息上限,比居屋的個人入息限額2.74萬元、家庭入息限額5.47萬元,分別高了6600元及1.33萬元。 根據政府統計處《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簡報》,香港個人收入中位數是1.55萬,而家庭月收入超過6萬的,隻大概佔16.5%。港人首置上車盤受惠的階層,肯定在香港頭兩成的精英之內。多份媒體都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,大概有5.5萬人屬首置盤入息範圍內(換句話說可能有下限),不過該數字未扣除已置業人士,相信數字只會更低。資助有能力置業的人置業,受惠的又非社會大多數。因此,輿論對這個政策有不少負評。 例如,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,質疑「首置上車盤」的入息上限不合理:「如果夫妻倆月入六萬多元,租樓買樓都綽綽有餘,亦可通過壓力測試。」她認為香港超過八成青年月入少於2.5萬元,如沒有父...

《基本法》107條是什麼? 任志剛為何高調呼籲重新解讀?

圖片
8月3日,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發表了一篇名為《 香港公共財政管理 》的網誌,批評過去十年,對《基本法》107條理解錯誤,不能有效「投資未來」,為經濟注入新動力,又指「政府一直採取『守財奴』政策,導致大量盈餘出現,拖著經濟後腿,可說是穩健有餘,進取不足,亦不合時宜。」 《基本法》107條規定: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,力求收支平衡,避免赤字,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。」可謂香港公共理財方面最重要的條文。任志剛曾在1993至2009年擔任央行性質的金融管理局總裁,有「經濟沙皇」之稱,「守財奴」一詞出現在他的文章當中,又涉及對《基本法》的理解,份量非同小可,需要仔細討論。 過去十年,剛好由曾俊華就任財政司司長,由於行政長官選舉期間,曾俊華是林鄭月娥最主要的對手,而任志剛支持林鄭月娥,有輿論以黨爭的角度解讀。不過,作為金融管理局前總裁,任志剛過去寫的文章從未「無的放矢」。加上當時在新加坡訪問的特首林鄭月娥也專門回應,指任志剛的看法與她的理財新哲學「異曲同工」。故此,香港媒體估計,任志剛的言論並非打算「藉機批評前朝」,而是為了十月份發表的《施政報告》設下輿論鋪墊,提前對財經政策「試水溫」。 任總的四點解讀 任志剛對《基本法》107條的理解提出了四點解讀: 條文並沒有規定每年都需要平衡預算,應該理解為「在一個經濟周期中達至收支平衡」; 《基本法》指的是財政預算而非實況,因此是否符合《基本法》也應該由預算而不是從實況去評論; 107條屬概念性質而不是具體規定,「遵守『原則』不等於墨守成規;『力求』不排除力有不逮;『避免』亦不代表不能發生。」 任志剛認為,財政預算是「量」,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是「速」。《基本法》要求「量」與「速」計算的指標「相適應」,基於兩者之間有互動關係,但「相適應」非「同步」,否則《基本法》的表述應該為「政府的支出應限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一個固定比例,例如20%」。 任志剛的結論是: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慢,便需要增加政府開支、減稅和作出赤字預算;而當經濟增長速度太快,便可以用相反的財政政策。」也即逆週期。 至於逆週期和「應對低於正常增長的結構性問題」的措施,任志剛認為可以優先考慮具有「較高乘數效應」及「提升生產力」作用的項目,同時也可以優先考慮那些對經常性開支影響較低的項目。 令人疑惑的是...

致新特首:未來五年香港需兼顧內外

圖片
梁振英特首任內主張「內交」,和內地城市建立關係。今年3月5日,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上,提到了要「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,具體怎麼落實還有待具體措施,但已經可以視為中央的定調。區域融合不僅是經濟問題,也是政治問題,更涉及到香港未來方向。不過事實上,要扮演好香港的角色,不僅要緊貼內地,更應該放眼國際。 區域融合在回歸後的演變 回歸後,區域融合出現了廣度和深度的變化。1998年3月30日,由時任廣東省常委、副省長王岐山牽頭成立的粵港聯席會議首次召開,港方組長是時任政務司長陳方安生,會議由廣東省與香港特區政府高層人員組成。據媒體透露,該會議一度流於形式,港方官員擔心粵港走的太近,會令香港喪失自治和獨特性,甚至變成內地普通城市。 變化出現在2003年,當時非典(SARS)襲港,導致百業蕭條。2003年6月29日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(CEPA)正式簽署,這個措施一般被解讀為中央對港的救助措施,其中在同年7月28日開始港澳個人遊(自由行)為當時的香港注入了經濟活力,內地遊客呈倍數上升,改善了香港的失業率。實際上,CEPA旨在減少市場壁壘及政府管制,也為內地金融業提高了競爭能力,屬於互利共贏。CEPA不僅遵循一國兩制,也需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,因為規定清晰具體,加上幾乎每年都有補充協議,因此至今依然是內地和香港最重要的一份經貿協議。 區域融合出現在同年11月,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提出「泛珠三角經濟區」(即9+2),包括香港、澳門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省等11個行政區,合作在CEPA框架內實行,每年舉行發展論壇。到了2009年1月,發改委公佈《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》,由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,並由總理溫家寶批准,第一次將粵港合作明確為國家政策。和9+2不同,範圍收窄到港澳和廣東省內的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江門、東莞、中山、惠州及肇慶,也稱「新9+2」,與「大灣區」範圍相同。計劃到2020年,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。 在《規劃綱要》之下,旨在加速粵港人員往來的基礎建設開始興建,港珠澳大橋、廣深港高速鐵路和河套區發展逐漸成形,「一小時生活圈」概念被熱炒。其指導思想列明「為保持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」。2010年4月在《規劃綱要》之下簽署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》,其中十分進取的措施,包括允許香港保險業機構在...

再議積極不干預政策——林鄭月娥是干預主義者嗎?

圖片
「積極不干預」(Positive Non-Interventionism)這個差不多五十多年前的經濟政策,至今依然頻繁出現在香港的主流媒體上,每一任特首都會對此做出回應,或修訂,或事實上遵循,或認為其過時而否定。林鄭月娥七月一日正式上任,也不例外要直面這一政策。 林鄭月娥曾任香港「二把手」的政務司長,因希望延續梁振英的施政理念而參選,經濟政綱是「政府新角色」和「理財新哲學」,已有聲音質疑她背離積極不干預。甚至有海外媒體擔憂,香港會走向大政府高稅負的福利社會。是耶非耶?恐怕不梳理一下歷史和邏輯,難以說得清楚。 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的經濟政策,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時期,分別是二戰後的「自由放任」(Laissezfaire),和六七暴動後實行的積極不干預。 自由放任和福利不直接掛鉤 在五六十年代,香港由轉口港變成輕工業基地。1961年的財政司長歧樂嘉(Arthur Clarke)在最後一任的財政預算案上表示:「我的繼任者將會犯我一直在犯的錯誤。他會低估收入,因為就像我和很多人那樣,他無法理解為何能在許多不足下,既新且成功的工業可以於一夜之間從無到有,為何前所未見的行業會突然出現。」 對殖民地官員來說,變化比計劃快,政府確實無法比市場更英明。在1961至1971年繼任財政司長的郭伯偉(John Cowperthwaite),延續了自由放任政策,他表示:「我們是一個經濟極度開放的地區,『無形之手』是我們經濟的最佳指引者。」這可不是個人見解,因為同時期的港督戴麟趾(David Trench)做了幾乎相同闡述:「政府不主動干預任何企業的發展,而讓市場這只『無形之手』去決定他們的命運。」 在郭伯偉時代,貧窮家庭的比例由50%下降到了15%,實質工資也上升了50%。使得港英充滿自信,在一份1965年的政府白皮書當中說:「無論任何社會,其經濟福祉都端賴於社會中每名居民盡力為充實其資源而貢獻,而非從中取用消耗。」 雖然如此,當時港英已經開始著手改善福利,在1963年興建的公營瑪麗醫院,成為當時英聯邦最大的醫院;小學免費教育在1971年戴麟趾和郭伯偉卸任同年得以落實。這顯示,即便最遵循自由主義的時代,福利也和自由放任不直接掛鉤,不干預的主要對象是行業和企業。 四種情況港英會進行干預 而在1967年5月,香港發生了被史學界普遍視為分水嶺的「六七暴...

【獨家專訪】《香港政策法》是什麼?究竟重要嗎?訪國際關係學者馮智政

圖片
國際關係學者: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。 【香港輕新聞】早前有美國國會議員呼籲重訂《美國-香港政策法》(United States–Hong Kong Policy Act),即坊間俗稱的《香港關係法》。這是一部聲明美國在對外政策上,會把香港特區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區別對待;也會在出口管制、關稅、航運交通、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,給予香港區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優待的法案。 《香港政策法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主流媒體提及,但是這部法案的性質究竟是什麼?影響有多大?一旦被取消,香港有沒有機制應對?諸如此類的問題,往往在媒體上僅有只言片語。為了搞清楚《香港政策法》,香港輕新聞訪問了國際關係學者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。 馮智政認為, 《香港政策法》 代表了一國兩制的國際因素,是美國政府承認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書,一旦駐港的美國領事館人員認為香港已經喪失自治,會導美國國會從新審定和香港有關的法律條文及其持殊地位,因此雖然《香港政策法》只是一個原則性文件,並不是美國和香港相關法律文件的上級,卻依然能夠釋放一些意識形態上的「危險信號」。以下是經作者審閱的採訪全文: ■記者:通常被稱之為「法」的文件都有固定格式,為何《香港政策法》的內文並不像一份正式的「法案」?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? 馮智政:《香港政策法》實際上是一原則性文件,隱含了增加開支、政治及行政程序的「預算計劃」,根據行政程序,發布這份文件後會召開聽證會(hearings),隨後美國駐香港領事館也會增派人手進行調查撰寫報告,而這一切都需要原則性文件支持。 換言之《香港政策法》不是真正的聯邦法案,它雖然被稱為「Acts」,直譯「法案」,但它並非人們傳統認知上的「法案」。 事實上,《香港政策法》屬於美國政府列出的一份「承諾」(commitment),證明自己承認香港在經貿等方面的「特殊地位」;而美國政府經常會推出類似的「Acts」,它們的性質其實更像「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」(編者註:諒解備忘錄,MOU)。 ■記者:《香港政策法》的報告由誰撰寫?應遞交誰來審閱?報告通過與否會分別產生什麼後果? 馮智政:資料蒐集與報告撰寫是由美國駐港領事館的人員執筆,報告完成後遞交對象分兩種情況: 第一種是交給美國外交部門,因為報告內容涉及外交工作範疇,經東...

三分鐘懶人包 政改還有多大空間?

圖片
是否重啟政改,是外界關注3名特首候選人政綱的重點,人大「831決定」又變成新聞話題,究竟831是什麼?政改還有多大空間?香港輕新聞為你一一解答。 「831決定」是2014年8月31日,人大對2017年及之後,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規定。提名方面,「831決定」有三個要求: 首先、1200人提名委員會沿用特首選委會產生辦法; 其次、提名票由150人上升到過半數,即601票; 第三、候選人數目限制在2~3人,不能只有一位。 候選人在過三關之後,由全港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,再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。 要同時滿足「2至3名候選人」和「過半支持」,1200票就不夠分。因此,由林鄭月娥牽頭的政改三人組,在2015年4月22日公佈港府方案,將提名程序分拆成「推薦」和「提名」兩個階段。 「推薦」部分 ,提名委員會一人一票推薦參選人,每名參選人確認提名資格的底線為120票,上限為240票。換句話說,1200票最少可以產生5個,最多產生10個參選人; 「提名」部分 ,提名委員會委員最少投給兩個參選人,最多可每名參選人各投一票,獲得最高票、且過半數的二至三名參選人成為正式候選人。 《基本法》45條規定,「提名委員會」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,但目前選舉委員會選舉的選民人數,只佔全港選民的7%,而且各界別所擁票數,並非以從業人數決定,非建制派很難獲得半數支持。 政府宣傳口號是「袋住先」,意思是就算未盡如人意,日後也可以逐步完善。而泛民就認為代住先會「袋一世」,如果接受政府的選舉方案,政府已經完成《基本法》內的普選要求,日後未必再有機會完善。 最後,立法會投票時,建制派不夠2/3多數票,拉大隊離場,政改因此拉倒。本次選舉沿用上次選舉的方案。 本次選委會選舉,非建制派獲得325席,卻選擇用來支持建制派的候選人,已經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維度,用間接方式發揮政治影響力。新一輪政改會如何進行?還考驗政府和民間的智慧。 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7-03-23,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9399

誰掌握公務員才是大問題

圖片
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分屬政務系統和財經系統官員 特首選舉論壇昨天結束,除了一些相互批評的鬥嘴外,特區政府將怎麼改組,權力將如何分配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。 林鄭月娥是前政務司長,曾俊華則是前財政司長,不僅是特區最高層的官員,也代表特區政府兩批不同的公務員力量。林鄭月娥提出下一屆財金官員「大換血」,曾俊華即時表示擔憂,指此舉會影響香港長遠金融政策落實,更罕有放低姿態,要求林鄭月娥「三思」。 事實上,曾俊華如果上台,也會對政務司長的權力做不亞於「大換血」的改組。其一是曾俊華會將整個房屋體系納入財政司長領導之下;其二是將公務員事務局改由財政司長領導。 目前「運輸及房屋局」由政務司長領導,「發展局」由財政司長領導, 曾俊華政綱 則建議:把規劃、土地及房屋政策納入同一政策局,並納入財政司領導之下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將整個房屋系統,由現在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分權的狀態,變成財政司長獨大。 同時,目前執掌公務員「生殺大權」的「公務員事務局」由政務司長領導,這一傳統延續自港英布政司,因此政務司長也被視為「公務員之首」。曾俊華政綱則建議「公務員事務局」改為由財政司長領導,客觀上也奪了政務司長的權。 前公務員事務局王永平,曾在專欄以《 曾俊華的管治政綱針對林鄭? 》為題,指:「不過,公務員事務局長向財政司長負責是否較好,值得討論。」可惜當時並未得到廣泛關注。 按照曾俊華的政綱,財政司長的權力無疑將會大大增強,刺激到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神經,也屬無可避免。 曾俊華政綱截圖 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7年3月20日,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9237

面對全球最高樓價 特首候選人有何良策?

圖片
香港樓價常年世界第一,也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地區,據美國顧問機構Demographia今年1月公佈的《 全球樓價負擔能力報告 》,香港樓價中位數比家庭年入息中位數(「中位倍數」)高18.1倍,即不進行任何消費,也需要18年才能夠置業( 2016年是19倍,2015年是17倍 )。值得關注的是,Demographia界定中位倍數5.1或以上,已代表樓價「極度不可負擔」,被視為香港主要競爭對手的新加坡則是4.8。 今年3月26日,香港將進行特首選舉,本屆有三位前高官、一位退休法官競逐。他們都有一定行政和政治經驗,無論最後誰當選特首,他們的政綱也會藉著特首選舉,成為全港市民關心的公共話題。 退休法官 胡國興 於2016年12月14日最早發表政綱;前保安局局長 葉劉淑儀 緊接著在15日發佈政綱;前財政司司長 曾俊華 於今年2月6日;被視為大熱門的 林鄭月娥 則在2月13日發布教育、稅務及置業三方面的初步政綱,據稱完整政綱要在3月初才和公眾見面。 2012年特首梁振英以「穩中求變」的口號當選,在經濟方面則「適度有為」。相比上屆選舉,本屆較少宏大敘事,候選人集中討論政策細節,側重點卻也各有不同。 政府部門怎麼整合? 林鄭月娥曾任發展局長,是掌管土地供應的主要官員;曾俊華以財政司長身分,兼任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主席,這兩位對土地問題較其他候選人更有經驗。 曾俊華的政綱由改革政府機構著手,主張把規劃、土地及房屋政策納入同一政策局,名為「規劃、地政及房屋局」;葉劉淑儀主張十分類似,名為「土地規劃房屋局」。另外她建議成立土地發展局,建立長遠土地規劃的「熟地倉」,必要時用土地基金儲備收購土地或私人發展項目。林鄭月娥未有完整版的政綱,暫不作討論。 目前運輸及房屋局由政務司司長領導,發展局由財政司司長領導,曾俊華的特別之處是試圖將整個房屋體系納入財政司領導之下,無疑會增強財政司的權力。由於他長期擔任財政司,對這樣改動的利弊應該十分清楚,由於不用增加主要官員,無論日後是否成事,這個思路也值得關注。 而葉劉淑儀的「熟地倉」概念,早前由工商界人士提出過,目的是提供未來三至五年可隨時興建住宅的土地,穩定土地供應,也令政府具備「低買高賣」的能力,對平抑地價有一定幫助。其中最大的阻力在於開發土地涉及很多不同部門,以及市場土地供應已經不足,「熟地倉」只能在充足...

如果第二輪投票是胡官對林鄭?

圖片
特首提名期即將結束,曾俊華、胡國興、林鄭月娥分別先後遞交160、179及579個提名。胡國興所獲得的提名票比曾俊華多,為原本兩位司長的對決帶來了不少變數。胡國興強調特首選舉和立法會不同,不存在鎅票的情況,筆者無意支持任何一位參選人,但不存在鎅票這個說法卻值得商榷。 早前,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接受訪問時表示,提及了第二輪選舉和流選的可能。第二輪選舉——即第一輪選舉當中,無人能拿到601票當選,得票最高的兩名候選人再進行一次投票。流選則是兩輪選舉當中,都無人有601票。 即使胡國興和曾俊華的提名票相加,也不夠林鄭月娥多,林鄭依然是大熱門。在林鄭較為強勢,曾胡又入閘的情況下,不少人想到的自然是「鎅票」。 胡國興對這一疑問回答十分巧妙,他表示越多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入閘,則林鄭將越難在26日投票中拿到601票;若到第二輪投票,只剩下得票最高的兩人競爭的情況下,自己與曾俊華的提名重疊,票源自然將流回剩下對抗林鄭月娥的一方。 不過,按照提名票的分佈來說,胡國興主要的票源是泛民,曾俊華除了泛民外,也獲得一些商界的支持。倘若出現第二輪選舉,可能出現兩種情況: 一、曾俊華在第一輪選舉當中得票比胡國興多,林鄭月娥和曾俊華二選其一,泛民為了顯示自己拒絕「欽點」,300多票有可能「含淚投票」給曾俊華,如果還能爭取更多的商界票,曾俊華不是完全沒有機會。 二、第一輪選舉胡國興得票比曾俊華多,變成胡國興和林鄭月娥對決,原本支持曾俊華的商界票,是否一定會給胡國興,實在是未知之數。其結果,極大機會是林鄭全取商界選票,對只剩300多票的胡國興。 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7年3月1日,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8356

三分鐘了解特朗普及其團隊有何政策?

圖片
1月20日,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。墨西哥邊境起圍牆,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及TPP,揚言放棄一中政策,如果你認為這些都只是特朗普口出狂言,未必當真。那麼當你了解特朗普的內閣,可能又有另一番看法。 美國內閣包括副總統及15個行政部門的部長,除副總統外,各部部長經總統提名後,須經參議院通過;同時,亦有7位高級別官員,擁有內閣級別身份,其中白宮幕僚長由總統直接任命。 特朗普提名的內閣被稱為「3G」,即「高盛、將軍和億萬富翁」。2001年小布殊內閣總財富超過2.5億,被批為「富豪內閣」,但這僅是特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羅斯25億美元的十分之一,更無法和特朗普本人的37億身價比較。 特朗普內閣的爭議性不僅如此。如上文提到的商務部長羅斯(Wilbur Ross)主張中國商品收取高額關稅,外界關注他上任後,中美會不會展開貿易戰。 原前高盛合伙人的財政部長史蒂芬·姆欽(Steven Mnuchin),會推行自列根政府以來最大規模減稅,估計十年內會減少4.4萬億-5.9萬億美元的財政收入,大幅增加財政赤字。 而反對提高最低工資,及增加工人福利的快餐業大亨普斯德(Andy Puzder),擔任……勞工部長?! 住屋及都市發展部長卡森(Ben Carson)大力反對奧巴馬的房屋政策,認為每年花費470億美元為500萬低收入家庭提供住屋,只會使窮人更加依賴政府的補助。 前海豹突擊隊指揮官津凱(Ryan Zinke),擔任內政部長。他認為氣候暖化並無科學證據,反對奧巴馬醫保,還強烈反對墮胎,甚至指責支持墮胎的希拉里是假基督徒。 至於環境保護局長普魯伊特(Scott Pruitt),被視為柴油工業的好朋友,他甚至在自傳中自豪地強調曾如何「領導對抗環境保護政策」。 再加上主張廢除能源部的前德州州長佩里(Rick Perry)將擔任能源部長。 特朗普與他的內閣團隊即將走馬上任。全球各國!你們準備好了嗎? 香港輕新聞,2017-01-20, 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6616

反全球化浪潮來襲 大勢所趨還是逆流?

圖片
英國公投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,無疑是2016年的兩件大事,都被視為反全球化或本土化的勝利。與此同時,各界都在競猜下一隻黑天鵝到底是法國的國民陣線、意大利的五星運動,還是德國的另類選擇。 「黑天鵝」之所以震撼,因為發生在一般公眾意料之外,當全球都在熱烈討論黑天鵝的時候,這個詞彙已經失去了意義。可以肯定的是,在全球範圍,各種不同程度的本土派都在蠢蠢欲動,不斷衝擊過去的主流社會。問題在於這種衝擊是曇花一現,還是徹底改變全球化的進程。 美國兩黨都是本土派 和英國脫歐不同,美國大選並非全球化和本土化之爭,希拉里也不贊成涵蓋美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的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,和特朗普的分別,可能只是本土化進程的快慢。1988年簽署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的加拿大前總理梅龍尼(Brian Mulroney)在選前的擔憂很有代表性,他既不欣賞特朗普廢除貿易協定,也對希拉里感到不安,梅龍尼更表示:「如果民主黨重掌參議院,加拿大在國際貿易就會受到打擊。」 要本土化,反的自然不僅僅是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》,希拉里對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》(TPP)也不買賬,表示「會終止任何扼殺職位或壓低工資的貿易協議,包括TPP」。她也主張對中國徵收更多的關稅,這些都在特朗普發布類似的經濟政綱之後三天才公佈。以希拉里的政治智慧和選舉班底的研究實力,自然不會不知道「拾人牙慧」的弊端,何況希拉里任國務卿時,還推動韓國和哥倫比亞達成協議,結果被共和黨舊事重提大造文章。希拉里要出此下策,恐怕反映民主黨內,本土化也已經成為主流。 美國是過去全球化當之無愧的領導者,本屆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卻都是本土派,足以令人震驚。如果按照選票分析,可以發現共和黨主流派雖然不支持特朗普,但投票給共和黨的選民比對上屆只少了1.4%(2012年為60,933,504票,2016年為60,086,008票);而民主黨的總選票,則由2012年的65,915,795票跌到了60,556,142票,少了8.3%。這種現象,一方面是希拉里沒能力團結民主黨人,另一方面也代表民主黨人確實不太喜歡希拉里。究竟是嫌希拉里不夠本土,還是不滿希拉里推翻民主黨過往政策,無法得知。不過,隨著特朗普當選,這些細節很快都會變得不再重要。 全球化已經失敗過一次? 在此番亂局下,各方都在尋找一個夠說服力的解釋。近日,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引用普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