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人首置上車盤其實是個好政策
新政策出台,不免會引起爭議。兼聽則明應是討論審議香港發展項目的良方。 10月11日,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布的首份《施政報告》中,最為傳媒關注的是「港人首置上車盤」。這個旨在幫助較高收入人群的政策概念自出現在林鄭月娥的《競選政綱》之後,爭議就未曾間斷。 《施政報告》公佈,將於明年底選觀塘的兩公頃住宅用地興建約1,000個單位作為先導計劃。不少細節要明年中才能公佈,其中包括售價、轉讓年期、轉售補貼處理,還有最重要的,即是否設收入下限等。 正視負面評價 《施政報告》表示,這個政策是「讓較高收入的家庭在私樓樓價持續上升下能重燃置業希望」,會透過地契條款,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,在興建私人房屋的同時,預留一定數目的「首置」單位。申請者需要居港滿7年、從未在香港置業。單身人士收入上限是每月不超過3.4萬元(港幣,下同),二人或以上家庭則不超過6.8萬元。 由於政府尚未公佈完整的信息,也導致了一些混亂。 9月份,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曾表示,單位或只能售回給政府,當局再按市況轉售予合資格申請者:「因此申請者需考慮日後轉售時,將不能享有樓價上升的好處。」旋即被中產人士譏諷為供「死會」,即申請人雖然享有折扣,但是依然需要銀行供款,不過這種供款卻不會升值,只會隨著通脹貶值。是否真的只能由政府回購,《施政報告》中沒有明確提出,但也沒有明確否認。 香港由政府資助的房屋大致有兩類,一類是給無力置業人士租住的公屋,一類是有政府補助,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的居屋。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入息上限,比居屋的個人入息限額2.74萬元、家庭入息限額5.47萬元,分別高了6600元及1.33萬元。 根據政府統計處《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簡報》,香港個人收入中位數是1.55萬,而家庭月收入超過6萬的,隻大概佔16.5%。港人首置上車盤受惠的階層,肯定在香港頭兩成的精英之內。多份媒體都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,大概有5.5萬人屬首置盤入息範圍內(換句話說可能有下限),不過該數字未扣除已置業人士,相信數字只會更低。資助有能力置業的人置業,受惠的又非社會大多數。因此,輿論對這個政策有不少負評。 例如,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,質疑「首置上車盤」的入息上限不合理:「如果夫妻倆月入六萬多元,租樓買樓都綽綽有餘,亦可通過壓力測試。」她認為香港超過八成青年月入少於2.5萬元,如沒有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