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建聯的困局


2015年的區議會選舉,民建聯兩位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和鍾樹根競選區議員連任失敗。在事後的記者採訪當中,他們不約而同地歸咎​​於區議會選舉「政治化」。本來選舉就是政治,說選舉「政治化」似乎有些奇怪。但在香港的區議會選舉當中,將政治和民生分開,卻是民建聯這二三十年來最成功之處。

按照定義,香港的區議會並無法定權力,只是區域諮詢組織,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。雖然名為議會,卻不具備立法權和財政審批權。故此,區議員只能議,不能決,更不能行,近似於中國傳統政治中下情上達的「鄉紳」。筆者在大學期間,曾兼職做過區議員的助理,日常工作便是協助居民申請各種政府服務。在這層意義上,「民生」議題確實和立法會層面的政治議題截然不同。

能夠把握好區議會角色和立法會角色的差異,將民生問題去政治化(去意識形態化),是民建聯的成功之處。強調做「實事」,不「空談」,也是民建聯的選舉策略,黨主席李慧琼在選前造勢活動上,要求「新丁」要用誠意和實績感染市民,可以視為定調。

然而,過去的成功,不意味著將來的成功,一旦條件發生了變化,過去行之有效的模式也會失效。這次區議會選舉有超過146萬選民投票,投票率達47.01%,是回歸以來最高。據不同報刊的估計,首次投票的「首投族」佔了20%。真正的問題,恐怕在於這種「政治化」只是一時的現象,還是結構性的長期趨勢 。

一個殘忍的事實是,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會使用區議會的服務。而隨著資訊發達,一般市民也可以直接就區內的事務聯絡政府,無須通過區議員這樣的中間人。對選民來說,當民生服務變得越來越不重要,為何要投票給強調民生服務的政黨?種種變化,都為區議會「政治化」創造了條件。

首投族某程度上預示著將來,不努力爭取也就意味著喪失將來。本次區議會選舉,無論建制派還是泛民都有立法會級大佬落馬,選民已經感受到自己一票的力量。雖然這次年輕傘兵的成績沒有優秀到顛覆全局,但也已經不容忽視。這些都屬於長期的趨勢,而且不容易逆轉,並非簡單地受到了「雨傘運動」的刺激。

民建聯作為香港第一大黨,投放在地區工作的資源不可謂少,意識形態工作也向來不是民建聯所擅長的,組織越大,要轉型就越困難。要不要轉型,要怎麼轉型,都是放在眼前的問題。​

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5-11-30,http://litenews.hk/?p=7553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射雕英雄傳》讀書報告

《西潮》讀書報告

博客編輯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