傘兵會出現「七一效應」嗎?
今天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,去年的雨傘運動刺激了眾多「傘後組織」參選,它們是否能夠成為新的政治力量,是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。
傘兵指的是雨傘運動後出現的區議會候選人,這個詞彙語帶雙關,既形容雨傘運動之後的組織,也形容他們沒有社區工作經驗,「空降」到選區的特點。上一次大規模「空降」,要數12年前的「七一效應」。
在2003年「七一大遊行」後,有青年政團乘勢而起,他們沒有在地區工作過,僅憑「挑戰左派勢力」的概念就成功當選,被稱為「七一效應」。
相比之下,大遊行發生在7月,11月就進行選舉,候選人沒有時間在地區工作。而雨傘運動到現在,候選人有了多一些時間落區,是有利的條件之一。不過,雨傘運動的爭議性比起「七一效應」大的多,也增添不少變數。
傘兵的出現,在於不滿傳統泛民政黨,傘兵組織「青年新政」發言人周世傑6月接受TVB《新聞透視》採訪時,公開指責泛民政黨違背了意願和理念,並要求「換血」;本土派的中出羊子更呼籲選民,寧願把票投給建制派,也不要投給泛民。這點和「七一效應」時,依然由泛民政黨主導有很大的不同。從事地區工作需要大量資金,傘兵一旦落選,在得不到泛民政黨財力支持下,是否能夠長期維持地區工作,將會成為很大的疑問。
同時,一年時間落區,很難在地區建立足夠知名度,在沒有政績的情況下,參與過街頭佔領成為傘兵主要的賣點。然而,越臨近選舉,傘兵就越避開政治議題,一些建制派候選人,甚至以追問傘兵對雨傘運動的立場作為打擊的方式。相比之下,「七一效應」時,青年政團議題相對單一,焦點相對集中,在談政治議題的時候,更加光明磊落,從一而終。
這些傘兵的態度變化,可能和在區內的實踐有關。在雨傘運動時期,傘兵會接觸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,對自己的力量充滿信心。但香港是多元社會,相當一部分人不支持雨傘運動,也在情理之中。如果受到一些居民的質疑,就避開相關的議題,並非明智的選擇,更有可能減低原來支持者的支持度。
最後,「七一效應」已經說明,單憑政治理念空降,也有當選的可能。可是,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,在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當中,建制派迅速收復失地,其中的原因,可能和青年政團不擅長地區工作有關。經驗需要傳承,2007年的選情,和泛民政黨的支持度依然有很大關係,在沒有政黨支持,內部也不團結的情況下,傘兵成為獨立於泛民和建制的力量,有相當大的難度。
有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,街頭運動則不是。由街頭到議會,本來就要接受大浪淘沙的殘酷考驗,能夠迅速轉型,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,才是能夠不斷上位的關鍵。
(堅摩選區候選人包括民建聯陳學鋒、民主黨冼卓嵐和青年新政周世傑;櫻桃選區候選人包括鍾澤暉、民主黨林浩揚和中出羊子。)
刊於香港輕新聞,2015-11-22,http://litenews.hk/?p=6874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