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政府推動電子支付的困境和機遇


內地電子支付工具因為一輪又一輪的宣傳攻勢,在香港造成不少話題,過去不太流行的支付寶,甚至在蘋果手機的App Store變成下載量第一的軟件。電子支付貌似勢不可擋,但事實是否如此理想?

其實,今年初,香港發生了一個不太受公眾關注,卻可能十分重要的事。1月10日,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在立法會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,金管局正與業界合作,構建一個快速支付系統,全面連接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。這是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向社會發出信號——政府會促進電子支付的發展。

劉怡翔表示,即將建立的快速支付系統可以提供跨銀行即時轉帳、扣帳服務,以及商戶、客戶之間的支付服務和個人對個人的轉帳服務。為了促進儲值支付工具市場的發展,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數個政府部門,正研究以先導方式讓市民以電子錢包繳交政府帳單。

同時,金管局也會訂立二維碼標準,使商戶能夠利用同一個二維碼,接受客戶透過不同儲值支付工具進行支付。9月份會公佈細節。

香港現有的電子支付系統

目前,香港的電子支付受到《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》監管,共有13間註冊機構,其中較為知名的包括內地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支付;國際的PayPal;香港本地八達通的o! ePay、香港電訊的Tap&Go和TNG等。表面上林林總總,但除了八達通以外,普及率都不算太高。

在1997年,香港已經有主要用作支付車資的八達通。比1999年的上海公共交通卡;2001年的新加坡易通卡和2002年的台灣悠遊卡都早。如今,八達通已經將勢力擴張到各行各業,連鎖經營的商店基本上都接受使用八達通。

八達通依托地鐵而生,其中一個普及的原因是獨占香港的交通工具支付,學生希望申請地鐵乘車優惠,必須申請個人版的八達通,多年下來足令八達通人手一張。據八達通網站的介紹,目前相關市面流通的八達通卡已超過3,300萬張,遠超過香港常住人口,有99%的市民擁有八達通。

劉怡翔將電子支付分為商戶、客戶之間的支付服務和個人對個人的轉帳服務,即Business to Consumer(B2C)和Consumer to Consumer(C2C)。在B2C部份,藉著傳統及非接觸式信用卡、八達通、易辦事等方式的電子支付約佔港私人消費支出總額約六成,二維碼支付則是剛起步階段。

對電子支付的正反意見

對此,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批評政府「後知後覺」,認為以往本港八達通支付系統領先全球各地,但近年卻不及內地的二維碼支付發展。

《東方日報》的評論則認為,八達通是香港公共交通工具唯一接受的電子支付方式,香港政府是港鐵最大股東,理應推動,卻沒有推動港鐵支援更多類型的電子支付。擔憂香港不但在創新方面落後,連在應用新技術上也輸人一籌。

與上述觀點相反,不少香港評論熱議的不是如何發展電子支付,而是討論應否發展電子支付。

與上述觀點相反,不少香港評論熱議的不是如何發展電子支付,而是討論應否發展電子支付。其中包括對隱私和安全性的擔憂。甚至還有評論認為2017年第三季本港信用卡達1678.1萬張,以395.8萬的勞動人口計算,每人平均持有4.24張卡,認為「內地所謂的電子支付只是在沒有信用卡的環境下衍生出的『電子錢包』」。

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在今年1月7日接受《蘋果日報》訪問時,也表示:「香港好多人鐘意(喜歡)用八達通、信用卡,你話如果擺入手機到,係咪(是否)方便好多呢?我張卡仲(更)方便啦,我懷疑我呢個(這種)經驗,好多香港人都有,冇種(沒有一種)要推動你用手機支付誘因。」

這些說法很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,在互聯網時代,B2C和C2C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。誠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去年12月18日的《信報》文章所說:「由於入場門檻低,基本上任何人只要註冊一個賬號,就可以成為『商戶』,令國內很多人同時具備買家、賣家雙重身份」又因為國內人口基數極大,「微商」逐漸顛覆社會消費模式。

目前,政府透露出來的信息不多,難以評估。不過在正式推出快速支付系統之前,回顧一下目前香港面對的困境,對將來制定政策應有一定價值。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,都是擁有了大量用戶之後進行的增值服務,單純的電子支付平台,恐怕很難由零做起,在這方面,香港只有八達通可以作為比較。

香港電子支付的三大問題

首先,電子支付的硬件並不困難,尤其在智能手機相當普及的香港更不是問題。不過對於電子支付的概念卻還停留在B2C而不是C2C。

舉個例子,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前系主任雷鼎鳴去年11月6日,在出席一個研討會時曾表示,內地經濟、科技進步,生活比香港更方便,「叫雞(召妓)都可以拎部手機出嚟照(付款)」。這個說法帶來的道德和法律問題姑且不論,但在香港,卻有報刊評論員質疑,妓女無法申請到讀卡器(參考八達通的做法),因此不可能用電子支付。

此說想必會令內地讀者捧腹大笑,連有一定見識的評論員對電子支付的理解都如此落後,甚至不知道單憑二維碼就可以交易,一般市民對二維碼支付的熟悉度自然可想而知。政府訂立二維碼標準,無疑有一定的促進作用,但要達到類似八達通一般的普及,可能還需要業界或政府做更多的宣傳。

其次,香港的經驗說明,多客戶不代表多商戶會使用,即便八達通普及率達99%,因為手續費的關係,小型商戶不收八達通也十分普遍。如果行政費用太高,很難吸引商戶。

八達通需要商戶租用讀卡器並支付行政費,八達通官方網站沒有公佈具體金額,翻查媒體報導,八達通沒有劃一收費,按金約為1000元,月費約為450元,另加約1.7%交易手續費。至於新推出的二維碼支付方式O!ePay,雖然免卻了租用讀卡器費用,但商戶將錢由O!ePay轉賬到銀行依然要收取1.5%轉賬費。

在個人或微商方面,由O!ePay轉賬到銀行eBanking的手續費在5000元以下免費,5000元以上則為轉賬金額的0.5%。(TNG為1%、Tap & Go和八達通相同,內地1月8日後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0.1%,香港暫無資料會否跟隨)
另一個問題是交易限額,根據八達通官方網站的使用指南,O! ePay設有三種賬戶,預期最多人用的O!ePay Plus每日交易限額為10,000,年度交易限額則為100,000元。這個限額如果是個人消費可能足夠,但對於微商來說恐怕吸引力極低。況且C2C的付款,也需要在手機中擁有對方的電話號碼,向對方提出建立朋友關係的申請,在雙方完成確認之後才能交易,更會大大減少微商的使用意欲。

最後,電子支付的優勢在於方便快捷,如果不夠方便或者不夠快捷,都很難吸引商戶和用戶。八達通O!ePay更大的問題,或許是申請困難。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陳家豪在2016年接受訪問時,就以五關斬六將來形容申請程序,所需要的文件包括地址證明、身份證副本及其他個人資料,過程就需要3 個工作天內,而申請完之後也不能馬上使用,而是必須去銀行填寫紙本授權表格,才能進行戶口連結。

據八達通的官方網站顯示,目前依然大約需時兩星期以完成與銀行的直接付款授權設置,相比之下,微信只需要2至5個工作日。據使用過這個產品的博客透露,轉賬更需時三個工作天,加上申請eBanking及設定戶口轉賬上限等需要親身到銀行處理的事,足足用了13天才完成第一筆轉賬,可謂既不方便,又不快捷。

如果希望獲得後發優勢,由政府牽頭推動無可厚非,由跨銀行、即時轉帳、B2C和C2C等關鍵字來看,還算切中問題所在。香港市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,八達通的經驗足以證明這點。如果在監管上換上互聯網思維,真正考慮到用家的心態,香港相信很快能普及電子支付。

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,如果不僅內地的支付工具可以普及,也能令本地和國際公司獲得市場份額,則當然是更為理想的事情了。

刊於《東方財經》雜誌,2018年4月1日;轉載香港輕新聞,2018年4月6日,https://www.litenews.hk/?p=49364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射雕英雄傳》讀書報告

《吶喊》讀書報告——絕望的否定之否定

馬克思主義簡介:政治經濟學2 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