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克思主義懶人包:分工和世界體系理論
這期影片會介紹一下馬克思的分工理論,討論資本全球化對國際格局的影響,並淺談一下中美兩國在這種格局中的戰略選擇。 分工 分工就是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工作,提高專業化的程度。在馬克思看來,分工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,反過來也可以衡量一個民族生產力的水平。分工越精細,代表生產力越高。 在採集和狩獵為主的原始社會沒有分工,部落內的所有成員都需要共同製作工具和參與勞動。後來慢慢經歷了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,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,以及手工業等產業和商業的分工,稱為三次社會大分工,也稱為「產業間分工」。進入封建社會後,城市內發展出行業及專業的分工,出現了鐵匠、石匠、水手、畫師和醫生等不同行業,也稱為「產業內分工」。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,有了農業技術,才可能有專業的農民,當出現了一定數量的農民,才會反過來促進農業技術進一步發展。分工導致農民不知道如何打鐵,鐵匠也不清楚如何耕田,社會成員之間必須合作,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前提,也促進了貿易的發展。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,隨著機器生產,出現了單一產品在生產工序上的分工,也稱為「產品內分工」,工人專注在其中一個生產工序上,熟練度大幅提高、犯錯率大幅降低。 馬克思認為,提高生產力有兩種方法:一是量的變化,人口和生產規模的增加往往都能帶來更高的生產力。二是質的變化,新的生產方式可以用更少的人力、資源和時間,生產出更多的商品。資本主義的明顯特徵,是運用科技提高生產力,實現了更精細的分工,由量變達到了質變。 勞動異化 分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、財富的增加和文明的進步。但一個事物如果能帶來好處,一定也會有一些代價,分工的一個代價是「勞動異化」。異化指的是主體變成了客體;勞動異化的意思是,人本來應該是勞動生產的主人,結果卻變成了機器的奴隸。 馬克思認為,勞動的意義在於「自我實現」,如果勞動者能夠在自己生產的物品中反映出自己存在的價值,工作就能成為快樂的源泉。但是在資本主義時代,無產階級將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之後,雖然會獲得工資,發展自己的職業技巧,卻也會同時喪失對產品的控制權。 在大規模實行流水線生產之後,勞動異化體現得尤其明顯。流水線分工帶有強迫性質,生產線上的工人幾乎不可能隨意選擇分工。工人只能負責一個工序上簡單的步驟,沒辦法知道一個產品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,有時候連產品的用途也不知道,工作單純為了領取工資,沒有辦法理解自己的工作可以怎樣貢獻社會,自然也沒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