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3的文章

能源獨立可減中美對抗風險

圖片
中國近十年來大量進口能源,很難不對國際政局產生影響。(《信報》配圖) 美國地緣政治學家莫德爾斯基(George Modelski)於1987年提出「國際政治長周期」理論(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),指每一百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世界領導權戰爭。 目前中美兩國在能源消耗、GDP和影響力方面都數一數二,故有論者把中國視為美國的主要挑戰者。 中國目前的發展戰略為「和平崛起」,希望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市場、能源和環境等問題。隨着去年頁岩氣開採技術的突破性發展,以及煤炭直接液化製油等技術的商業化,中國有望隨美國之後實現能源獨立。這將為中國「和平崛起」提供物質支持,也減低中美兩國能源衝突的可能,進而打破兩國走向全面對抗的「宿命」。 中國應「搭車」聯美 莫德爾斯基把世界領導權分為四個階段:首先是「世界大戰」階段,會產生新的世界領導者;其次是「沒有爭議性的世界領導者」階段,由領導者建立新的國際秩序;第三是「去合理化」階段,領導者權威備受質疑但依然強大;而「去中心化」的第四階段則出現領導者權威衰落,新興強權四起,領導者需要依賴戰爭維繫其權威。 蘇聯解體後,中國隨即成為美國的主要「挑戰者」。1995年,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時殷弘發表了《國際政治的世紀性規律及其對中國的啟示》一文,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。他根據莫德爾斯基的理論,認為近500年來的挑戰者都以失敗告終,新的世界領導者通常是「先前霸權國家的合作者」,而挑戰者的合作方也會遇到重要挫折。因此建議中國應該採取「搭車」的戰略,和美國合作,而不選擇成為第三世界的領導者,或繼續孤立主義的韜光養晦戰略。 可是,能否搭車不取決於中國。中美兩國雖有多種合作,但衝突真正發生後,要美國放棄其傳統盟友日本並不可能;反過來說,日本「緊抱美國大腿」企圖搭車也是其最優選擇。故此,溫家寶總理2003年提出的「和平崛起」目前依然是主流,其內涵是中國發展「不應當也不可能依賴外國,必須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點上」,又指中國將依靠國內市場及提高科技,以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。這種理論應屬「韜光養晦」戰略的延伸,以減少和其他國家的衝突;但面對國內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,卻始終需要依賴進口。 能源獨立非遙不可及 在全球化時代,利用進口能源發展經濟屬於常態,但也無可避免產生大國博弈。國際關係主要流派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