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08的文章

《異度見鬼》影評

圖片
《異度見鬼》電影海報 要給爛片下一個定義很難,每部爛片都有不同的爛法。但大多的爛片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在一部電影里面包含了多部電影的元素,風格變來變去,結果看的人一頭霧水。 例如本來是鬼片的《異度見鬼》,在見鬼之後,男女主角忽然大膽,變成了《X檔案》到墨西哥查案;女主角再度失明後,又忽然變成了福音電影,講起了人生的大道理。這怎麼叫人吃得消? 電影畢竟是只有2小時的東西,能夠做好一個主題已經不錯了,稍微的加上其他片種的元素完全可以,卻最忌喧賓奪主。正如凍檸茶,只容許酸甜兩種味道,如果硬是要將美極鮮醬油和辣椒仔都加在里面,只能是畫蛇添足,難以下咽。 或許是編劇罷工的關系,荷里活最近拍的電影實在乏善可陳。《異》這是續《無間道風云》後,第二部由荷里活翻拍的港片。故事的原型是6年前彭順、彭發兄弟的《見鬼》。整個故事基本上沒有改過,也是講女主角移植眼角膜之後可以見鬼,在找尋的捐獻者過程中發現背後的故事,不過是將場地由香港到泰國,變成美國到墨西哥。題材並不新鮮,本來就難以在這種故事裡面加上什麼大道理,硬加上去,顯得十分粗糙。 可幸,主角謝茜嘉艾芭(Jessica Alba)表現值得一贊,無論是扮盲人,做回正常和剛做完手術的懵懂樣,都能應付自如。全套電影都由女角擔大梁,醫生男角色性格平平、外形一般,怎麼看也只能算是配角,劇中也不見有什麼發揮機會。 平心而論,看女主角在一個不怎樣的劇本中發揮也是樂趣,加上幾個場景做的尚算震撼,如果能做到「能聽故不駁故」,一看倒也無妨。
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影評

圖片
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海報 對香港的觀眾來說,「潛水鐘」這個名詞太陌生了。單看名字可能未必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,甚至看電影也可能誤會那只是一件潛水衣,不能表達出那種絕望的無力感。 潛水鐘(Diving Bell)是十六世紀發明的潛水用具,因為早期通常都是一個鐘形的金屬容器而得名,密封之後放在水裡面慢慢下沉,改良後,成為電影中衣服的形狀。與潛艇不同,潛水鐘沒有動力,全靠水面上的船隻控制升降。 那種在深海中吶喊卻沒有人聽到,壓抑、緊促和由別人控制自己生死的無力感,大概只有對潛水鐘這個詞匯有認識的觀眾才能深切體會。戲中主角的一隻眼睛被縫合,無法表達心中極端的恐懼和不願意,用潛水鐘來形容,包含很多暗喻和聯想,作者的文學修養確實不俗。 《潛水鐘與蝴蝶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改編自法國著名時裝雜誌《ELLE》總編輯Jean-Dominique Bauby的同名傳記,本來的生活多姿多彩,受人尊敬,一下子因中風而癱瘓,只剩下眼皮能夠活動,Bauby不能說話,但是思維依然清晰,醫院的醫生抓住這個機會,設計了一套用眨眼來拼出法語字母的方法給Bauby。在這種情況下,寫作就成為他唯一的精神寄託,也就是自由飛翔的蝴蝶。書名用「與」,意味著潛水鐘沒有變為蝴蝶,而是並存,作者亦在書籍出版之後去世。 中風的人不少,好作家也不少,但是中風的好作家,而且能夠維持自己思維的人真的不算多。《潛》的故事由一個看上去如同活死人的病人角度來觀察世界,屬於可遇不可求的那種故事,很多細節,如想看電視卻不能開的這種無奈,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描述得這麼生動。 其中一幕令人印象深刻,Bauby的長子為他擦掉流出的口水,然後不禁抱著母親痛哭,而比他年紀小的妹妹則在另一邊玩耍,整個場景沒有特寫,沒有對白,甚至只有兩秒的畫面,卻簡明有力。另外一個場景是Bauby的父親來電,有點語無倫次的對白,也真實感人。 事前,我很擔心這部電影被拍成廉價的罐頭心靈雞湯,幸好片子並不煽情,值得一讚,Bauby沒有因為生病而改變信念和態度(而且還很有幽默感和好色)。而一開始Bauby半昏迷的主觀鏡頭,據聞是將乳膠塗在鏡頭上拍攝而成,也見巧思。 誠然,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,不過一般觀眾未必了解其具深度的內容,120分鐘的長度也是一般觀眾所能接受的極限。不過看完這套電影,不難理解它為何可以擊敗《色戒》而拿下金球獎最佳外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