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6的文章

美國社會深刻變革 如何得知真正民意?

圖片
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,部份人感到意外,除了主觀願望不希望特朗普當選,原因還在於選前的民調都不太準確。例如,自由派的《赫芬頓郵報》( Huffington Post)和《紐約時報》(The New York Times)分別預測希拉里支持度為:98.3%、85%。而美國聯合通訊社(Associated Press)也估計希拉里會以51%險勝。 如果說民調都不準確,實在過於廉價,至少不是《香港輕新聞》的風格,真正的原因恐怕還要從民調怎麼做,為什麼不準確入手。 可供比較的是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,當時民主黨的羅斯福對共和黨的蘭登。美國一份全國性雜誌《文學文摘》(The Literary Digest)郵寄了1,000萬份問卷予其讀者,回收230萬份,結果預測共和黨候選人蘭登會在531份選票中獲得370份並勝出。最後當然大家都知道,民主黨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,蘭登實際上只獲得8票。 此事導致《文學文摘》信用破產,數月後停止發行。是新聞傳播學的經典案例,筆者在修讀相關課程的時候的依然是必讀個案,大部分學者將這次的嚴重失誤歸咎於抽樣不隨機,《文學文摘》的讀者比美國人口擁有更多共和黨人,傾向於投票給蘭登。同時,會郵寄回問卷的讀者,也是對政治比較感興趣的人,這兩點都決定了結果不是完全隨機。 應該說,《文學文摘》的樣本不能算小,之前甚至有5次準確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記錄。真正發生變化的,恐怕是選民。 1920年,美國女性第一次有投票權,選民的熱情也越來越高,對比之前五屆選舉,無論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有大幅度的進賬,換言之,選民的絕對數量有了增加。而有興趣投票的人,也由過去的精英,逐漸向普羅大眾轉移。 比照這次美國選舉,有趣之處在於特朗普的獲勝,也和選民變化有關。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·克魯明(Paul Robin Krugman)撰文,指這次特朗普的當選,反映了美國「城鄉差距」,以香港的術語來說,愛看《紐約時報》的城市居民多少都有離地中產的傾向,既不理解,也不願意理解住在鄉郊居民等本土派的意志。究其原因,恐怕在於兩種人接收資訊的不同。而過去的選舉,城市居民的投票意欲遠遠超過了鄉郊居民。 以傳播學的術語來說,這正正是知識鴻溝(Knowledge gap hypothesis)的具體表現,該理論認為,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,獲得的知識量比地位低的人多的...

三分鐘了解特首選委會點產生?

圖片
明年3月,就是特首選舉的大日子。負責產生特首的選舉委員會,會在12月進行選舉。選舉委員會有1200人,選委除了最後選出特首外,還有提名功能,如果希望選特首,最少要有150人提名。縱使大部分市民都無份選特首,但是要順利當選,都要經過一番龍爭虎鬥。在2012年選舉中,CY當選時獲得689票,只是勉強過半。 泛民在目前的選舉制度下也能獲得一定選票,今年立法會選舉,泛民在功能組別取得突破,大受鼓舞,因此積極部署選委會選舉。早前有傳聞,可能將目標調高到270票,足以成為關鍵少數。香港輕新聞介紹下各個界別的競爭情況。 目前特首選委會有四大界別,每個界別都為300人。而選民資格分團體和個人:例如勞工界全部都是工會團體票。而衛生服務界全部為註冊護士或理療師,沒有團體票。 代表工商、金融既第一界別。多為公司票,部分分組由特定組織推舉,如「商界(第一)」、「商界(第二)」的36席,分別由香港總商會及中華總商會推舉產生,競爭可能只在大財團之間。雖然該界別中的飲食、批發及零售,選民資格較為寬鬆,只要是相關行業持牌人即可,但學自由黨鍾國斌咁話「有D界別,是不需要我們拜票的~」 專業、教育和醫學等,是第二界別,幾乎全是個人票,因此也是泛民主攻的界別。其中泛民票倉包括:上屆獲得30席的法律界;25席的教育界和20席的資訊科技界。 至於第三界別,包括勞工、社會福利及宗教等。當中60席的社會福利界,選民條件是註冊社工就可以,亦是泛民第一大票倉,上屆取得59席。由於今年泛民在立法會選舉功能組別有不少收穫,消息指今次選舉中,泛民亦積極搶攻體育、演藝、文化及出版界。 第四界別競爭最小,其中人大、立法會議員屬於當然議員,政協、鄉議局席位經協調產生,而有競爭的只在區議會,因為區議會席位只有117個,且由全港400名民選區議員相互選出,因此一直被區議員人數佔優的建制派壟斷,上屆選舉泛民派出6人參選,但全部落敗。 根據當前選舉制度,所有界別按照行業劃分,如果您已經退休,失業,或者尚未開始工作,那麼對不起,是沒有任何代表的。這可能也是這一制度最大,而且從沒有人討論過的問題。 香港輕新聞,2016-11-11, https://litenews.hk/?p=237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