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愛有家 愛協領養手冊

領養的寵物會不會有病?愛協領養一定是混種狗?領養要捐很多錢?手續很麻煩? 坊間對於領養有很多誤解,本期的《週末遊樂Guide》訪問了愛護動物協會的公關經理顏綺苓(Rebecca),為你介紹領養的全過程。 疑惑:領養的動物會不會有問題? 很多人會覺得,如果動物無病無痛,「好地地」又怎麼會被人遺棄?一定是性格或身體上有毛病才被人遺棄的吧? 當然不!Rebecca告訴我們,愛協有自己的篩選機制,供人領養的貓狗,不但身體健康,性格也很討好。愛協領養部收到動物後,會派出獸醫為每隻動物進行檢查,確保貓狗身體健康,帶有疾病的貓狗,是不會上領養部給人領養的。 同時,獸醫也會判斷貓狗的性格是否適應家居生活,確保不會有隨便發狂咬人的情況出現。Rebecca說,每年愛護動物協會都收到8000隻貓狗,其中大約有5000隻貓和3000隻狗,每年成功被人領養的貓狗則約3000隻左右,能夠上領養部的貓狗簡直如同選美一樣。 被愛協認為不適合的狗會交給漁護署,但能夠上領養部的貓狗,只要不出現很大的情緒問題,是住多久都可以的。 疑惑:愛協好食好住,為什麼要領養? 愛協領養部很漂亮,食物又豐富,住在這里不是「一世都愿」嗎?但養過狗的人都知道,好環境未必是一隻狗想要的。Rebecca覺得:「始終狗還是需要主人的關愛,漂亮的監獄也是監獄。愛協有義工會帶狗隻散步,但是義工始終是義工,代替不了主人。」 大型狗大約只有12年壽命,Rebecca認為一隻狗長期困在愛護動物協會,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:「我們這邊有狗住了兩年時間,幸好最近被人領養走了。來的時候只有1歲,被人領養的時候已經3歲,相當於牠六分一的生命都在這里度過,和坐牢沒有分別,但他沒有做錯!」 更嚴重的情況,是不少沒有問題的動物,在愛協坐牢一段時間後,出現了情緒上面的困擾,甚至自殘,當牠們生不如死時,愛協也唯有將牠們人道毀滅。 疑惑:為什麼要人道毀滅? 說到人道毀滅,不免有點爭議。Rebecca坦言,有些市民曾經指責愛護動物協會人道毀滅貓狗,但是他們自己又不來領養,這不是一個持平的說法。 她表示,愛協也很不想人道毀滅動物,但是客觀情況是:「如果每隻被遺棄的貓狗都要在這里住上十年八載,有多大的地方也不會夠用的。與其這樣,倒不如讓愛協的宿位可以幫到更加多的動物。」 除了空間有限外,背後理念也十分重要。愛協主張的是動物福利:「簡單來說,動物福利就是避免動物收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