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尊重選民勢難贏

陳方安生贏了,不過充其量只是慘勝。以陳太的超高人氣,反對派的全力動員,加上區議會選舉失利的刺激,依然只比葉劉淑儀多38,000票,我是反對派的話,一定笑不出來。 其實,只要看看反對派的記者招待會和報紙上的評論,就不難明白,為什麼立法會補選當中,陳方安生這種「皇牌」都只能是慘勝,而且正逐漸喪失中間選民的心。 區議會選舉失利之後,反對派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分析原因。民主黨說對手的鐵票太強、公民黨說反對派資源不足、民協則歸咎新移民不投他們票,明顯這三個理由都不成立。 如果親建制派的鐵票如此強而有力的話,那麼2004年的區議會選舉,親建制派根本不可能失敗。至於資源方面,反對派這次有協調機制,資源整合力度只會比 2004年的時候更加強。內部討論的結果不得而知,但是由公開的言論來看,前兩個分析都只能說明反對派不能掌握民意的方向,缺乏橫向和縱向分析的能力。 歸咎新移民不投他們票,則是政治人物最要不得的政治自殺。新移民的數量在這幾年內並沒有大幅增加的迹象,不去爭取選民的票,而去侮辱選民不理解(或者不能理解)自己的政策,這還會有人投你的票?政治人物要推行自己的主張,只能是耐心說服,哪裏有「選民負我」這一說? 說回整體的戰略,反對派的策略很清楚,就是拉闊政治光譜,建立一個囊括任何政治議題的政治集團。社民聯吸引基層票,公民黨吸引中產票,政治分工比以前民主黨、職工盟細緻得多。強無可強,不可再強。這些政治連帶平時各自行動,但是到了關鍵時刻,還是協同作戰,綑綁推翻政改五號報告書就是最好例子。在論及區議會失利的問題時,有反對派論者認為是光譜拉得還不夠闊,卻忽略了本質的問題。 傳播學是變化最快的科目,因為民意不斷變化,而且會識破公關技巧。過去的成功要素,正好就是今天的票房毒藥。反對派的敗局不在於戰術,而在於這種當香港市民是傻子的傲慢心態。拉闊政治光譜,只會導致反對派政治面貌越來越模糊,沒有統一的政治綱領,只是東騙騙、西騙騙,根本不可能吸引選民支持。 反對派的傲慢心態不是偶然現象,而是非常普遍。一連幾日,反對派論者賴來賴去,說的都是蛇宴、荔枝團這種被譏諷為「噓寒問暖、挑水劈柴」的小惠,並責罵選民見利忘義。說白了,就是低估選民智慧,真的以為香港人都不看報紙?況且,到地區走走就知道,反對派照樣有荔枝團,有些價錢比建制派還要便宜。 不尊重選民如何贏得選舉?如果一個政...